打开APP

Nature:施公团队揭示γ-分泌酶原子分辨率结构

日前,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团队与国外学者合作,构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了γ-分泌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

2015-08-19

【盘点】CNS三大杂志2015年上半年重磅研究

CNS上半年重磅研究盘点!

2015-07-22

Nature:干细胞关键结构可决定干细胞命运

最近,来自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与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全新机制能够帮助解释为何只有干细胞能够进行自我更新式的细胞分裂。近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2015-07-06

安进蛋白酶体抑制剂Kyprolis三期临床错过一级终点,但依然有望上市

据报道安进蛋白酶体抑制剂Kyprolis (通用名carfilzomib)在一个名为FOCUS,共有315人参加的多发性骨髓瘤三期临床实验错过总生存率这个实验一级终点。这个实验比较Kyprolis和低剂量地塞米松在晚期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

2015-03-26

辉瑞JAK抑制剂tofacitinib在关键银屑病3期临床实验中达到一级实验终点

3月20日制药巨头辉瑞公布,其口服JAK抑制剂tofacitinib在2个关键3期临床实验中,作为一线疗法治疗中度至重度成人的,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牛皮癣)均达到主要实验终点。

2015-03-23

公郑大演讲:结构生物学是主流前沿方向

6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人文与科学院外籍双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应邀在郑州大学“立德树人导师学校”和“研究生名师名家讲坛”做《科学、艺术与结构生物学》的专题报告。 施一公教授从宇宙与我们的生存环境开篇,为大家展现了众多享誉世界的宇宙之图。施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当今生命科学的四大支柱: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

2015-03-26

公Cell综述:X射线晶体学技术和结构生物学的历史与现状

 X射线晶体学技术是人们了解原子世界的利器,人们通过这一技术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结构。在晶体学技术百年诞辰之际,Cell杂志发表了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前沿文章。这篇综述性文章全面介绍了X射线晶体学技术

2015-03-26

Cell research:迁移小体,类新的亚细胞结构

初中生物课本中已经介绍了细胞内几种常见的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植物中的叶绿体与液泡,中心体,等等。最近清华大学俞立课题组在《cell reserch》在线发表了他们新发现的一类细胞亚结构单位:迁移小体(migrasome)。

2015-01-27

PLoS Biol:高宁等揭示种保守GTP酶Obg的结构与功能

2014年5月20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高宁、雷建林研究组共同在《PLOS 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文章“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Mode of Action of a Universally Conserved Obg GTPase”(一种保守

2014-05-23

Nature:种组蛋白伴侣的结构

组蛋白伴侣FACT识别组蛋白H2A 和 H2B,在转录、复制和DNA修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Andreas Ladurner及其同事描述了FACT的Spt16M伴侣区域与H2A-H2B二聚物之间所形成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以及FACT的“异二聚”区域的结构。Spt16M与组蛋白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同时似乎也阻断H2B与DNA的相互作用,这有可能解释FACT何以能使核小体失去稳定性。

201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