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子刊:报道不应作为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NgAgo实验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再起波澜。9月6日,有成都媒体刊发了对韩春雨的专访,题为“《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 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9月6日晚间,曾撰写韩春雨报道的《自然》

2017-01-12

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 春雨基因编辑专利“被视为撤回”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

2017-01-12

辨材须待七年期 春雨事件争议何时休?

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

2017-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没有调查春雨论文,等《自然》公布结果

12月15日,针对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论文争议事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对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没有相关进展。《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017年1月底要公布他们的调查结果,咱们先等等他们的调查结果。”

2016-12-16

《自然生物技术》:担忧春雨论文可重复性

《自然-生物技术》还发表了一篇“编辑部关注”,用来“提醒读者对原论文结果(韩春雨课题组论文)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当地时间11月28日,英国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

2016-11-29

《Nature》再次热议春雨NgAgo风波

六个月前,中国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名为NgAgo的酶可以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它可能比比目前流行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更为精确和应用多样化。但是在该论文公布后,几乎同时,其他科学家们就在互联网各大论坛上称

2016-11-25

春雨已找到无法重复实验原因 称实验确认后将会公布数据

《自然》的这篇新闻报道引述韩春雨的话说,他已发现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别人很难重复他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他目前正在进行实验来进一步确认,有了结果后他会把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公布出来。

2016-11-24

国内研究者Cell Research发文春雨NgAgo有效,但是敲低未敲除

11月11日晚上8点左右,Cell Research杂志以Letter to Editor形式在线发表了来自南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该文通讯作者刘东博士和作者之一复旦大学王永明研究员)题为“NgAgo-based fabp11a gene knockdo

2016-11-14

徐星:在春雨事件中我们更该关注什么?

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副教授这几个月来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也不奇怪,因为他的NgAgo论文从发表到现在,整个过程充满了激发公众兴趣和讨论的要素

2016-10-24

春雨说起:科学的“有罪推定”

【在科学领域就是要奉行“有罪推定”原则,当然这仅仅是针对科学研究结果,而非对待科学家,尤其是在学术不端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应对研究人员“有罪推定”。】韩春雨的一句话——“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自己有病吗?

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