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新研究揭示多价纳米抗体可阻断SARS-CoV-2感染并抑制突变逃逸
2021年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德国波恩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鉴定出并进一步开发了针对SARS-CoV-2冠状病毒的新型抗体片段。这些称为 “纳米抗体(nanobody)”的抗体片段比经典抗体更小,能更好地穿透组织,并能大量生产。这些研究人员还将这些纳米抗体组合成可能特别有效的分子,同时攻击这种病毒的不同部位。这种方法可能
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暴露引起血清脂肪因子降低
近日,美国糖尿病学会和BMJ联合出版的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adipokines and exposure to fine and ultrafine p
Nano Today: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新型人工纳米酶
2021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畸形和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疾病背后的“罪魁祸首”)能够从肠道移动到大脑中,从而在大脑中扩散并聚集成为致命的块状结构—路易小体(Lewy bodies),随着这些块状结构积累,其就会导致大脑细胞死亡。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no Toda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
研究人员发表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综述文章
近日,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关于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科学家利用纳米孔测序同时获取染色质可及性和甲基化信息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蓬勃发展,蛋白质结合位点的高通量鉴定、染色质可及性及甲基化状态分析等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很多技术(如DNase-seq和ATAC-seq等)依赖于开放性染色质对转座酶等的敏感性。在这些新技术中,全基因组核小体定位及DNA甲基化组测序技术(NOMe-seq)能够利用外源性M. CviPI GpC甲基转移酶标记基因组可及性
细胞应激颗粒中的mRNA确实可以表达蛋白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就像人一样,细胞也会遭受应激。突然的氧气下降、过热或毒素都会引发一连串的分子变化,导致细胞停止生长,产生应激保护因子,并形成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蛋白和RNA分子挤在一起形成的无膜细胞器。虽然应激颗粒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但人们认为它们只含有不被翻译成蛋白的RNA。如今,一项
研究人员基于纳米酶仿生设计人工过氧化物酶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高利增、范克龙和中科院院士阎锡蕴团队通过整合纳米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辅因子的协同作用,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过氧化物酶体内多种天然酶活性的纳米酶,并基于此纳米酶构建了一种可在生理条件下工作的人工过氧化物酶体(artificial peroxisome),并将其用于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
可生物降解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研究获进展
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发光纳米生物医学探针,因其发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及自发荧光干扰小等优点,已在各种危重疾病如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已报道的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都可生物降解,易在生物体内聚集,无法以代谢的方式排出体外,这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
JEM:研究人员在败血症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新的颗粒
La Jolla免疫研究所(LJI)的研究人员发现,脓毒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前所未有的颗粒。科学家们是首次发现这些被称为拉长的中性粒细胞衍生结构(ENDS)的颗粒,它们分解了免疫细胞,并在它们穿过人体时改变了形状。
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转换为非处方药
1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两个药品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及其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一并发布。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1年8月31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