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RYBP-/YAF2-PRC1复合物和组蛋白H1介导染色质压缩协同促进H2AK119ub蔓延和继承的分子机制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国红课题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RYBP/YAF2-PRC1 complexes and histone H1-dependent chromatin compaction mediate propagation of H2AK119ub1 during
科学家解析了γ-管蛋白环形复合物的结构
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symmetric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γ-Tubulin Ring Complex”的文章,解析了人类γ-管蛋白环复合物的不对称分子结构。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物(γ-tubulin ring complex,γ-TuRC)是中
非视觉阻遏蛋白与GPCR复合物的三维结构解析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余学奎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丛尧课题组合作在GPCR跨膜信号转导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解析了非视觉阻遏蛋白(Arrestin2)与神经降压素受体(NTSR1)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阐述了非视觉阻遏蛋白偶联多种不同特征GPCR进行信号整合的作用机
Nat Biotechnol:新型纳米胶囊高效输送Cas9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用于体内基因组编辑
2019年9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编辑遗传密码的新工具为遗传性疾病、某些癌症甚至顽固病毒感染的新疗法带来了希望。但是,将基因疗法传递到身体特定组织的典型方法可能是复杂的,并可能导致令人不安的副作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基因编辑有效载荷装入可定制的微型合成纳米胶囊中解决了其中的许多问题。近日他们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描述了这种新型的递
揭示SCF蛋白复合物分解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机制
2019年6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医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脑细胞用来保护它们自己免受蛋白聚集物损伤的新机制。这一新发现可能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基础。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ullin-RING ubiquitin ligase
Nature:我国科学家解析出人LAT1–4F2hc异聚氨基酸转运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2019年4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1(LAT1,也称为SLC7A5)以一种不依赖于钠和pH的方式触发较大中性氨基酸的跨膜渗透。作为APC超家族(amino acid–polyamine–organocation superfamily)中的一种反向转运蛋白,LAT1促进甲状腺激素、药物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等激素前体跨膜渗透。人们已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观察到LAT
假根羽藻重要光合膜蛋白超级复合物结构获解析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匡廷云、研究员沈建仁带领的团队同济南大学、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揭示了假根羽藻一个重要的光合膜蛋白超级复合物——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I(PSI-LHCI)的3.49?分辨率结构。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对光合生物进化过程中光系统结构变化趋势的理解,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机理、指导设计作物与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相关成果日前发
研究揭示孔道形成蛋白复合物激发无疤痕组织修复
组织修复是动物生存期间面临的常见问题。疤痕组织的形成是人体创伤修复中的一种常见副产物,可导致严重的临床功能障碍和容貌美观问题,如何促进组织再生修复同时避免和减少疤痕形成,是人们努力探究的重要问题。两栖动物的皮肤承担呼吸和水盐平衡等重要生理功能,其创伤修复必须是无疤痕的,以免损害相应的生理功能而造成致命的后果。与人们熟悉的膜受体、离子通道、转运体等传统膜蛋白不同,孔道形成蛋白
揭示Shieldin蛋白复合物在DNA修复中起关键性作用
2018年7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里程碑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荷兰癌症研究院和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乳腺癌细胞和携带着BRCA1基因突变的小鼠。他们利用前沿的CRISPR/Cas9基因操纵技术寻找导致癌细胞对PARP抑制剂药物奥拉帕尼(olaparib)和talaoparib以及铂类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产生耐药性的基因突变。图
Nature:成功地在体外重建出负责纤毛内运输的蛋白复合物
2018年7月8日/生物谷BIOON/---每个活的有机体都产生细小的被称作纤毛的细胞突起。鞭毛虫需要它们移动,蛔虫需要它们寻找食物,精子需要它们移向卵子。纤毛在肺部中形成保护性的细绒毛,并在胚胎内的器官分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TUM)的研究人员重建出负责纤毛内运输的蛋白复合物---鞭毛内运输复合物(intraflagellar-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