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Virol:首次鉴别出杆状病毒识别人类细胞的特殊受体

杆状病毒 2013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东芬兰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杆状病毒用于进入以及和人类细胞进行相互作用的受体,研究者在文中阐述了这种首次发现的多配体聚糖-1受体。

2013-10-09

Virology:EB病毒可致狗患淋巴

超过90%的人对四型疱疹病毒(EBV)都有抗体,众所周知,这种病毒可以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以引起其它严重的疾病症状,包括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以及伯基特淋巴瘤,但是具体EBV病毒如何引起这些疾病,目前尚不清楚。如今,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给出了EBV如何进行感染的证据以及EBV病毒可以引起狗患淋巴瘤。

2012-11-18

Cell:EB病毒感染所致的淋巴小鼠模型建立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了一种B淋巴细胞可以表达EB病毒膜蛋白LMP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的小鼠,可作为淋巴瘤的动物模型。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17日的Cell杂志上。

2012-11-18

PLoS Pathog: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发现类似于HIV的病毒 或起源更早

2013年1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在非洲非人类灵长类机体中存在的一种类似于HIV的病毒存在了至少500万年至1200万年。

2013-01-27

PLoS ONE:缺氧调节的溶病毒基因治疗

6月15日,PLoS ONE在线报道了缺氧调节溶瘤腺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缺氧是一个微环境因素,有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进展和转移。缺氧肿瘤细胞往往会比常氧肿瘤细胞表现出更大的放化疗抵抗能力。这表明人类需要新型抗癌疗法有效地消除缺氧肿瘤细胞。 以往研究发明了肿瘤特异的复制性溶瘤腺病毒(OBP-301:Telomelysin)。其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病毒E1的表达。

2012-11-18

Nat Genet:科学家发现人类机体的抗病毒酶可引发癌症

2013年7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机体中一种抗病毒酶可以引发DNA突变,进而导致多种类型的癌症发生。

2013-07-16

:肿瘤细胞遭溶病毒感染后发出清除病毒警报

根据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综合癌症中心–Arthur G. James肿瘤医院和Richard J. Solove研究所(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 Arthur G. James Cancer Hospital and Richard J. Solove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

2012-11-18

美发现能识别多种流感病毒菌株的人类广谱抗体

美国科学家在8月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最新发现了一种能识别30多种流感病毒菌株的人类广谱抗体,更多地了解这种抗体有助于科学家研制出长期有效的流感疫苗。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斯蒂芬?哈里森和同事在一名男性志愿者体内发现了这种名为CH65的中和抗体,其能黏附在流感病毒表面的血细胞凝集素蛋白质上,从而中和流感病毒的毒性,阻止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2011-08-11

Scientif Rep:开发出可有效抑制朊病毒传播的重组人类病毒蛋白

2013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重组的人类朊病毒蛋白可以有效阻断朊病毒的传播,这就为开发治疗及预防朊病毒病的疗法提供了希望和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者Wen-Quan Zou博士表示,这是我们首次揭示重组蛋白可以阻断人类朊病毒的传播。

2013-10-20

PNAS:真皮乳头细胞触发人类毛囊的发育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3D培养环境下用作为椭球体生长的真皮乳头细胞触发了人类毛囊的发育。 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成年啮齿动物的控制毛囊生长的真皮乳头可以在实验室中生长,移植到受体皮肤,然后触发新的毛囊和纤维。然而在40多年以后,一个类似的技术——使用实验室生长的人类真皮乳头细胞触发人类毛发的生长——仍然让人难以捉摸。

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