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果蔬放久为什么会长毛?
西红柿、草莓、葡萄……放上几天就要被灰霉菌侵染长毛,哪怕在冰箱中冷藏也无法避免。灰霉菌为何如此厉害?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金海翎教授实验室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线索,他们发现灰霉菌会借助一种特殊手段攻破果蔬的免疫防线。 灰霉菌是空气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真菌,迄今未发现有植物对其产生抗性。
Science:研究证实北极熊比以前认为的更古老
雌性北极熊和她的幼熊(图片来源:Hansruedi Weyrich) 据德国科学家一项新的遗传学分析,北极熊在大约60万年前与它们最近的亲族分道扬镳。这些发现提示,该适应了寒冷的物种比以前认为的要古老约5倍,它们可能比最近所假设的有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北极的情况。相关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在4月20日出版的Science上。
NRR:黄芩苷可有效抑制硫酸粘杆菌素的神经毒性
从干燥的黄芩根中提取的黄芩苷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等的药理作用,研究显示其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神经元损伤也有保护作用,但硫酸粘杆菌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神经毒性问题。
Nat Neurosci:熊志奇等发现神经调节素1在癫痫中的调控机制
12月11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Neuregulin 1 represses limbic epileptogenesis through ErbB4 in parvalbumin-expressing interneurons。
过肥胖对北极熊而言是健康状态
5月9日,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们完整解读了北极熊基因组,揭示了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最新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熊毅院士铜像落成
熊毅院士是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现代土壤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今年是熊毅院士诞辰101周年,为了纪念他为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封丘县委县政府于9月29日在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科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隆重举办了熊毅院士铜像落成仪式。
:胡立宏等研究罗汉果降血糖机制获进展
罗汉果是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果实,产于广西,主治肺热痰火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炎、便秘等。罗汉果富含三萜类成分罗汉果皂苷,因其甜度高、热量底而作为甜味剂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许多研究表明,罗汉果皂苷能提高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罗汉果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
关于黄果等5人任职的通知
国食药监人[2011]374号 2011年08月08日 发布 局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中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2011年7月26日研究决定,任命: 黄果为办公室副主任; 陈谞为食品安全监管司副司长; 范学慧为食品安全监管司副司长; 孙磊为医疗器械监管司副司长; 薛光华为人事司副司长。 以上同志任职试用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