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失忆是真的吗?
虽然记忆丧失使电影成为吸引人的主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记忆可能是脑科学中最有趣的话题。大脑如何帮助我们从日常经验中学习?记忆在哪里形成并存储在脑中?记忆丧失的机制是什么,无论是由阿尔茨海默氏症还是由意外造成的?在7月5日在神学院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BP)曹鹏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为大脑记忆形成提供了一些线索。在他著名的Hebbian理论中,Do
带状疱疹病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研究发现,在诊断后的数月和数年中,带状疱疹增加了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虽然这种联系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作者希望提高临床医生的意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旦一个人暴露于这种病毒,它可以保持在身体内处于休眠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多年后,病毒可以重新激活并引起疾病,这被称为带状疱疹。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不完全清楚为什么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活跃。带状疱疹的症状包括涉及水
想要完美的两性关系吗?不要将自己看做是“性物”
2017年7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 “事物化”,指的是人们在看待别人的时候将其作为一件事物或商品,忽视了其人格属性。将女性“事物化”,或者说“性物化”,则是指将女性的所有价值都局限在外形层面。它体现的是人们将女性的身体作为性爱的工具,而不去考虑皮囊下的那个实实在在的灵魂。研究结果表明,“性物化”女性将会引发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对女性的工作成果评判不严肃、性侮辱,女性自身也会变得过多地
Science:在人大脑正常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MSI1是寨卡病毒导致头小畸型的帮凶
图片来自Gergely lab。2017年6月4日/生物谷BIOON/---一项新的研究证实寨卡病毒劫持一种被称作Musashi-1(MSI1)的人蛋白,从而允许它在神经干细胞中复制,并且杀死它们。在发育中的胚胎内,几乎所有的MSI1蛋白是在神经干细胞中产生的,这些神经干细胞最终将发育成婴儿的大脑。这可能解释着为何这些干细胞如何容易遭受感染寨卡病毒。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6月1日在线发表在Sci
可能是这些细胞不配合!科学家用病毒示踪和RNA测序精确定义了睡眠神经元
睡眠一直以来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因为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必需品,但它也困扰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近几十年,随着脑电记录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睡眠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脑电的检查结果来看,正常人在睡眠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有时眼球快速来回活动,被称作快速眼动期睡眠(REM),有时眼球不活动或者只有很慢的浮动,被称作非快速眼动期睡眠(NREM),
“一滴血测癌”刷屏了,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了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团队关于“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研究成果。(罗永章教授在生物谷主办的2017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上作报告)一时间,各种新闻铺天而
EMBO J:肿瘤细胞是谷氨酰胺瘾君子吗?
大多数癌症都需要大量谷氨酰胺进行快速生长。大量研究表明没有“谷氨酰胺瘾”这种现象,它们便不能生存。这便带来了这个抗癌观点,即预防谷氨酰胺摄取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策略。德国柏林和维尔兹堡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谷氨酰胺缺乏会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增殖,但是它们大多数都不会被杀死。人们便不禁产生疑问:是否这样的治疗性干预会导致癌症缓解。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The EMBO Journal杂志上。
缺陷性HIV前病毒是重要原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证据证实由缺陷性HIV前病毒产生的之前长期被认为是无害的蛋白实际上与我们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而且受到一类特定的被称作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的积极监控。
Science:“记忆碎片”是真的吗?
如果你看过美国大片《记忆碎片》,那么肯定会因主人公短期记忆的碎片化而感到震撼。事实上,这并不是完全虚构的情节,因为大脑的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有可能真的是各司其职。
“神志不清”是一种什么状态?很危险吗?
近日,研究人员报道了一名接连遭受两次中风的女性,第一次中风患者症状较轻,而且很快症状就得到了改善,而第二次中风来得非常突然,也更为严重。很幸运,这位患者接受了溶栓药物的治疗,而且中风症状在一小时内就消退了,但随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患者开始变得迷离、没有判断力而且不卧床休息,她似乎并不能理解或记住医生告诉她这样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