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异位脂积累介导飞蝗肌肉衰老可塑

近年来,康乐率领的飞蝗表型可塑性研究团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为蝗灾精准防控提供了系列靶标分子,并推动了飞蝗作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模式的工作。

2023-05-16

Cell Reports:研究揭示piRNAs调控的新机制决定飞蝗后代数量的变化

自然界中,很多动物会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节繁殖对策,产生不同数量的后代。

2022-05-06

康乐院士团队合作揭示piRNAs调控的新机制决定了飞蝗后代数量的变化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会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节繁殖对策,产生不同数量的后代。

2022-04-29

eLife:发现飞蝗群聚信息素通过“催促”模式诱发雌虫性成熟和产卵的同步效应

  群居动物常常表现出高度的繁殖同步性,即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殖周期。同步的性成熟和生殖周期有利于群体的维持和集体迁徙。同步繁育可极大提高动物群体内个体交配成功率和后代存活率,降低个体被捕食风险,增强群体动物的环境适应力,是动物群体行为的核心生物学特征之一。然而,生殖同步性在动物群体内如何产生这一问题却长期困扰动物学界。目前,有

2022-03-19

PNAS:飞蝗飞行特征的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动物飞行对其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蝗虫成群的长距离迁飞是造成蝗灾爆发的主要原因,可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灾爆发时,大规模高密度的群居型飞蝗在一个世代内能够聚集飞行超过2000公里,单次最大飞行时间超过10小时。相反,当蝗虫密度低时,零星的散居型飞蝗较少进行长距离迁飞,仅在求偶或躲避天敌时进行短距离飞行。同一种

2022-01-12

eLife :发现调控飞蝗聚群过程的“双刹车”神经分子机制

 群聚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动物中。群聚的个体与独居的个体相比较通常表现出显着的个体间协助和行为可塑性以适应多变的生存环境。飞蝗是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典型的聚群现象。其多种行为特征,如嗅觉行为及运动活性,可在群居型及散居型间相互转变,是研究聚群行为可塑性的理想模型。我国的科学家曾发现嗅觉、多巴胺途径以及非编码RNA都可以调控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间的相互转变,但神经调质如何精细地调控群聚动物

2017-05-05

Nat Commun:飞蝗基因组被测序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飞蝗的基因组序列草稿。这项研究揭示了可能与飞蝗适应长距离迁徙有关的基因,有助于了解怎样对这些昆虫进行可持续管理。

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