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孙育杰/黄粤团队揭示异倍体对染色质空间结构和转录组的影响
本研究结合Hi-C、RNA-seq、染色体成像和新生RNA成像技术,探究了异倍体ESC相比正常二倍体ESC在染色质三维结构和基因转录层面的变化。
PLoS Genetics:揭示六倍体银鲫两个重复的gsdf部分同源基因协同调控雄性分化机制
gsdf-A和gsdf-B在雄性性腺的体细胞中大量表达,gsdf-A的转录主要受dmrt1-A激活,gsdf-B的转录主要受dmrt1-B激活。
异育银鲫粘孢子虫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病害防治团队在异育银鲫寄生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异育银鲫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病害问题严重危害其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其中由粘孢子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每年都造成养殖苗种和成鱼的大量死亡。如洪湖碘泡虫引起的“喉孢子虫病”、吴李碘泡虫引起的“肝孢子虫病”、武汉单极虫引起的“肤孢子虫病”等,每年6–9月发病塘口约30%以上
雌核生殖银鲫雄性特异微小染色体研究中获进展
单性生殖缺乏减数分裂同源重组,导致有害突变积累以及阻碍遗传多样性产生,因此单性生物类群通常被认为是进化的死胡同,无法长期存在。然而,雌核生殖银鲫生存时间已经远长于其预测的灭绝时间,并展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此外,不同于其他单性脊椎动物,雌核生殖银鲫野生群体中存在少量的比例不等的雄性个体。因此,雌核生殖银鲫为研究
中科院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
6月1日,农业农村部公告了19个2018年全国水产新品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培育出的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榜上有名。6月8日,这一研究成果正式对外发布。鲫鱼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因其适应性强、肉质细嫩鲜美等特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中科院水生所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利用其它鱼类的异源精子刺激银鲫卵子雌核生殖以及银鲫独特的多重生殖方式,
水生所异育银鲫“中科3号”入选2012年湖北十大科技事件
2月18日,湖北省科技厅正式发布2012年度湖北十大科技事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发培育的新品种鲫鱼——异育银鲫“中科3号”,被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作为首个新品种推介,可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入选为2012年度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
MPE:桂建芳等揭示银鲫的两轮多倍化起源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拥有超过150条染色体,通常被视为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一个亚种。尽管在遗传基础研究和育种应用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关于银鲫的进化历程和发生时间至今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