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豆油中除草剂残留预测模型应用:理化性质与加工因子相互关系研究

  大豆榨油过程中危害物残留可能与蒸气压、水溶性、解离常数、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加工方式等因素有关,如何在分析过程中保留多因素特征同时降低数据维度,对明确加工因子研究非常必要。本团队利用非线性曲线拟合方程Y=aX2+bX+c,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β2X+β3X结合主成分分析来研究加工因子与各变量之间关系,基于EFSA数据库中农

2021-10-30

研究发现促进大豆油脂积累的转录调控模块

大豆富含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多年来,研究人员致力于探究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的分子机制,充分解析脂肪酸合成途径。然而,这一合成通路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是如何被激活的?目前,对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仍然缺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劲松研究组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大豆种子油脂合成和积累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出

2021-05-05

研究发现大豆驯化过程中锌指蛋白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大豆油脂含量

大豆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植物油的主要来源。种子中的油脂含量在驯化中受到人工选择而不断提高,成为大豆的重要农艺性状。目前大豆油脂代谢的生化途径已比较清楚,但其调控机理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2017-03-01

Nat Commun:利用CRISPR/Cpf1改进大豆油中的脂肪含量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基因组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新的CRISPR-Cpf1技术成功地对改变大豆油中的脂肪含量的两个基因进行编辑。

2017-02-18

大豆保卫战”:转基因大豆油致癌?

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我国大豆业“奄奄一息”。15年来,转基因大豆在安全性争议声中,进口数量不断攀升。日前,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又掀起了一场无解的争论。 黑龙江大豆协会:转基因与肿瘤高度相关 转基因大豆从进口的那天起就与争议相伴,这缘于人们对其“有毒”的担忧。在至今尚无科学实验的前提下,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一份与肿瘤高度相关的分析报告,让人触目惊心。

2015-02-16

阿根廷成中国第二大豆油供应国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19日专电,阿根廷农业部门日前公布的报告称,今年前10个月,阿根廷向中国出口豆油29.85万吨,使得阿根廷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豆油供应国。 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阿根廷向中国出口豆油3.26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3%和139%,大大超过美国对华出口豆油增幅。 报告说,近年来中国进口豆油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