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大豆籽粒大小和粒重调控的新通路
大豆是植物蛋白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在食品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我国大豆丰富的遗传资源,挖掘相关调控因子,对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Nature子刊:钟超/谭验/周佳海团队搭建新型“活材料”设计的“IT+BT”新范式
该研究通过利用IT技术,实现了对自然界中生产生物聚合物菌株的的挖掘、分类以及分析,可以快速为用户找到易工程的非致病菌株作为新型“活材料”构筑的底盘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苦味皂苷合成新成员参与大豆种子萌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研究组利用基因共表达分析,在大豆103个BAHD类酰基转移酶成员中确定GmSSAcT1为候选基因。体外生化分析表明,GmSSAcT1可利用去乙酰化的Aa和Ab大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者们综述了纳米材料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新策略和新挑战
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最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分子分型和综合治疗方案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结果,但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因素。
海洋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优质抗虫的经济微藻新种质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种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抗虫且油脂含量高的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
Nature子刊:深圳先进院李洋团队等开发新型广谱抗新冠病毒纳米材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已对人类健康和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随着新型变异株病毒接连出现,研发高效且广谱抗新冠突变病毒的药物迫在眉睫。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研发出基于HIGS的双抗大豆新种质材料
近日,植保所作物线虫和细菌病害监测和防控创新团队应用寄主诱导基因沉默(HIGS)技术,研发出靶向大豆孢囊线虫几丁质合成酶基因( SCN-CHS )的转基因大豆遗传材料新种质,该种质材料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高度抗性,同时兼抗尖孢镰刀菌。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研究揭示ROS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新机制,提出纳米材料肿瘤诊疗应用新见解
近日,范先群教授团队在开发肿瘤纳米诊疗试剂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首次发现纳米材料可提高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melanoma,UM)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不同浓度纳米材料介导的ROS对UM细胞的恶性生长能力影响不同,一定量的ROS可激活UM细胞mTOR信号通路,增强氨基酸代谢。该研究对于
研究利用多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一代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多基因编辑技术,在冬小麦品种郑麦7698中实现了同时靶向2个、3个、4个和5个基因的定点敲除编辑,一代实现了多个优异等位基因聚合,并通过胚拯救和后代分离,成功获得了无转基因、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为小麦和其它多倍体农作物开展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
两种竹类新种落户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近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种子大家庭迎来两位特殊的新成员——来自竹亚科玉山竹属(Yushania)和悬竹属(Ampelocalamus)的野外采集种子。在十余年来种质资源库收集的数万份植物种子当中,这批种子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竹子的种类、分布面积、蓄积量、竹材和竹笋产量等方面居世界第一位。竹类植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