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亚热带生态所在我国稻田和旱地土壤总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研究中获进展

稻田是我国常见的农田类型,通常比相邻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解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设计适当的农田管理

2023-09-25

亚热带森林动态研究取得进展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其服务与功能涵盖了木材生产、碳封存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然而,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为维持其服务与功能的稳定,了解森林群落的动态机制十分必要。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被生态学学科组研究人员基于湖南八大公山25公顷森林监测样地,通过五年的持续监测,探究了森林群落在地上生物量、个体数以及

2021-11-14

研究揭示气候和土壤调控微生物残体在亚热带森林中的海拔分布格局

 植物来源碳和微生物来源碳的输入与土壤呼吸作用和淋溶导致的碳损失之间的平衡决定着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传统认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是土壤碳积累的决定性因素,研究也多关注植物来源碳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积累和稳定的贡献,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周转的影响。然而,目前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的海拔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异的关注较少,并且关于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

2021-09-17

亚热带森林马尾松木质部形成及其驱动因子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正在持续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树干是碳的主要储存器官,而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树干木质部如何形成且什么因子驱动其形成至今无文献报道。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森林生态与模拟研究组研究员黄建国等利用微采样技术连续监测广东鼎湖山和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形成层活动和木质部(增大期、增厚

2018-06-08

科学家基于栎属青冈组系统学揭示新近纪东亚亚热带常绿林演化动态

简化基因组测序(Reduced-Representation Genome Sequencing, RRGS)顾名思义是对部分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它是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标记开发方案,富集特异性长度片段,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海量标签序列来代表目标物种全基因组信息的测序方法。常绿阔叶林除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区域气候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常绿阔叶林

2017-12-10

中科院亚热带所在水稻光合碳和微生物同化碳的转化与微生物利用特征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员领衔的农业生态过程方向研究团队,在水稻光合碳和微生物同化碳的转化与微生物利用特征获新进展。土壤中植物残体、凋落物、根际沉积以及微生物同化碳等形式输

2017-03-14

PLoS ONE:江明喜等亚热带山地森林群落构建研究中获进展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基本和核心问题之一。环境过滤、种间作用和随机过程被认为是群落构建三类主要驱动力,区分它们在不同生态系统的相对贡献也成为当下生态学家们关心的问题。湖南八大公山25 ha样地代表了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该样地物种丰富,地形起伏多变,沟谷纵横,厘清该样地内不同生态学过程的相对贡献,对补充和提高我们对物种丰富群落构建机制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2014-06-18

J Ecology:曹敏等热带森林树种共存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easonal differentiation in density-dependent seedling survival 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热带森林树种共存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

2012-03-16

Nat Commun:早中新世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森林

Proconsul(与猿-人分支的起源相联系的早期类人猿的一个属)生活在一个致密的热带森林中。

2014-03-15

Annals of Botany:曹坤芳等揭示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枝叶生理功能的关联进化

近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者以Stem hydraulic traits and leaf water-stress tolerance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leaf phenology of angiosperm trees in an Asian tropical dry karst forest为题...

201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