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Vista公司L-核苷共轭药物OVI-117研究性新药申请获FDA批准
2012年7月10日,OncoVista创新疗法公司(OncoVista Innovative Therapies Inc)周二宣布,L-核苷共轭药物(OVI-117)研究性新药申请已获FDA批准。 OncoVista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从事于癌症靶向性疗法的开发及商业化。
Am J Physiology-Gastr L:研究揭示肠道酶如何保持菌群平衡
近日,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科学家一项调查已经确定了肠壁产生的一种酶是如何有助于维持胃肠道微生物健康数量的机制。研究小组发现肠碱性磷酸酶(IAP)通过阻断腺苷三磷酸(ATP)对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作用,来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
JBC:发现核糖体蛋白L11与肿瘤抑制因子ARF有密切联系
p53因编码一种分子质量为53kDa的蛋白质而得名,是一种抗癌基因。其表达产物为基因调节蛋白(P53蛋白),当DNA受到损伤时表达产物急剧增加,可抑制细胞周期进一步运转。一旦p53基因发生突变,P53蛋白失活,细胞分裂失去节制,发生癌变。目前已知人类癌症中约有一半是由于该基因发生突变失活。 在应答于致癌压力时,肿瘤抑制蛋白ARF激活了p53,然而核糖体蛋白L11是在应答核糖体压力时诱导p53。
Astrophys.l J:揭开中国古代纪录超新星爆炸之谜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目前,科学家宣称,美国宇航局两颗太空探测器将揭晓历史上首颗超新星爆炸的神秘面纱,这颗远古超新星是在两千年前古代中国人发现的。 “热核爆炸”(Ia)型超新星爆炸示意图 公元185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被称为“客星(guest star)”的神秘星体,这颗星体苟延残喘存活了大约8个月。
Astrophys.l J:6300万光年外最冷恒星被发现
艺术概念图,展示了美国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的一颗褐矮星。这颗褐矮星体积很小,温度极低,绕一颗白矮星运行。白矮星是燃烧殆尽的恒星残余 这颗新发现的褐矮星表面温度在27至80摄氏度之间,绕一颗白矮星运行 艺术概念图,展现了一颗褐矮星(前景左侧)绕一颗白矮星运行的景象。
:鉴定出HCV感染肝细胞的进入因子NPC1L1
简化的HCV复制周期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医学院的一项研究,镶嵌在人肝细胞膜中的一种有助于胆固醇吸收的分子也允许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进入肝细胞,这是HCV感染的第一步。研究人员说,这种胆固醇受体分子大有希望成为抗病毒疗法的新靶标,而且一种得到批准的药物早就存在。这些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