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P-糖蛋白调节卵巢癌细胞耐药性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研究了耐药性卵巢癌细胞。这些研究发现最近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将有助于人们理解耐药性卵巢癌中的分子标记物以便改善临床治疗。 对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很多癌症而言,化疗仍然是唯一的治疗选择。尽管化疗能够获得成功的疗效,但是大多数卵巢癌病人最后对化疗产生耐药性。

2012-11-18

Cancer Cell:抑制RNA聚合酶可激活p53治疗肿瘤

7月10日,Cancer Cell杂志报道了抑制RNA聚合酶可肿瘤特异性激活p53,从而有望治疗肿瘤。 核糖体RNA基因(rDNA)在RNA聚合酶催化下的转录增加是人类癌症的一个共同特点,但人们仍不清楚它是否是引发恶性表型所必须的。

2012-11-18

PNAS:两个P450酶基因发生重组导致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在全世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昆虫。大约有200种不同的植物物种是这种贪婪性昆虫的潜在食物。这种昆虫攻击非洲、南欧、印度、中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的农作物。

2012-11-18

J Mol Cell Biol:吴家睿等发现一种细胞环境对p53分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机制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生化与细胞所吴家睿研究组与陈洛南研究组共同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细胞环境对p53分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细胞的各种活动,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不是互不相关的孤立过程,而是紧密联系、高度协调的互动过程,这些活动之间需要复杂的分子网络进行协调。

2012-11-18

:DNA应激和p53影响肿瘤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

6月6日,Cancer Research在线报道,肿瘤细胞中DNA应激和p53状态可差异性影响TOLL样受体固有免疫家族的表达。 转录因子p53调节包括TOLL样受体(TLR)在内的固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这提示p53也调节人类免疫反应。TLR家族构成识别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的细胞膜糖蛋白,介导固有免疫反应。TLR激动剂已被用于肿瘤治疗的佐剂。

2012-11-18

Cell Stem Cell:p53/p21在范可尼氏贫血病中的独特作用

6月7日,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报道了,p53/p21在范可尼氏贫血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范可尼氏贫血(FA)是一种遗传性DNA修复缺陷综合征。FA患者常在童年期发生进行性骨髓功能失调(BMF),需要进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BMF的病理机制至今不明。 该研究表明,FA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HSPCs)在发生BMF之前就已经显示出严重的缺陷。

2012-11-18

PNAS:p75NTR调节血糖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

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科学家们发现一个调节胰岛素抵抗的关键蛋白,该蛋白能降低细胞响应胰岛素的能力。这项突破性研究指出治疗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方式。 格莱斯顿研究员Katerina Akassoglou博士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文章描述了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调控机体如何利用消耗糖的过程中的作用。受体蛋白p75NTR主要是在神经细胞中发挥功能。

2012-11-18

JCI:p53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阴性的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 治疗TNBC需要一种靶向治疗策略。TNBCs的TP53频繁的突变,导致了G1检验点的丢失。 之前的研究表明,由于细胞的p53缺陷,当应答DNA损伤时,Chk1被抑制。

2012-11-18

Nat Commun:恢复p53功能提高人体“免疫监视”能力

2013年9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A*STAR新加坡Immunology Network (SIgN)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涉及p53的一种新机制,或许可以利用该机制破坏癌细胞躲避免疫系统的能力。p53是著名的肿瘤抑制基因,以对抗侵略性癌症。

2013-09-20

PNAS:阐明P物质在肌肉痛觉感受及传递中的作用

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阐明了痛觉神经递质P物质(SP)在痛觉感受及传导中的作用,为痛觉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SP是一种痛觉神经递质,在很多器官中传导痛觉。虽然肌肉组织和脑脊液中的SP水平过高通常与慢性肌肉痛有关,但SP在肌肉痛觉的感受和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仍不明确。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