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分子或可保护人类免受心脏衰竭的治疗方法
2012年9月26日 电 /生物谷BIOON/ -- 心脏应激,例如心脏病发作或高血压,经常导致心脏病理发展,并在其后引发心脏衰竭。近日,汉诺威医学院和哥廷根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两个微小RNA分子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他们抑制这两个特定的分子后,他们能够保护老鼠不在、再发生病理性心脏发育和衰竭。
Planta:余迪求等揭示一种构建人工miRNA载体的新策略
反向遗传学主要是通过DNA重组等技术,有目的地、精确定位地改造基因的精细结构,以确定这些变化对生物体表型性状的直接影响。为了研究植物的某一个(类)基因的功能,研究者通常需要获得该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体或者通过RNAi技术抑制该目的基因的表达。由于目前公用突变体库只有少量模式植物的突变体,因此通过RNAi技术来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来探讨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是反向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关键手段之一。
Cell Res:Sox2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的miRNA/DNMT机制
近期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又再次发表论文,发现了Sox2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的miRNA/DNMT机制,这将有助于解析今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项目: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领域。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25日的Cell Research文章。
:康九红研究组发现Sox2促进iPSC形成的miRNA/DNMT机制
2012年12月25日,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康九红教授研究组关于内源miRNA-29b介导关键重编程因子Sox2的功能,并直接调控DNA甲基转移酶(DNMT3a/3b),从而调节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形成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是由博士生郭旭东和刘起东共同完成的。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iPSC在内的细胞重编程技术和发现。
PLoS One:宫颈小细胞癌晚期miRNA的下调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佳有关
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妇科高度恶性肿瘤,是最具侵袭力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日,中国中山大学的王辉云等人对SCCC开展了一项有意义的研究。研究发现几种SCCC晚期下调的miRNA与癌细胞转移以及不良预后有关,相关研究发表在3月16日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Mutagenesis:miRNA可区分马兜铃酸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是在从马兜铃物种的草药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疖病、痤疮等病症,多与抗生素等配合使用以加速痊愈。
Cell Stem Cell:可变聚腺苷酸化可抵抗miRNA的调节
在肌细胞生成过程中,Pax3是一个关键的调节子,它在激活的成体肌肉干细胞或卫星细胞(SCs,satellite cells)中短暂表达。Pax3也在QSCs(quiescent SCs)的一个亚群中表达,但只限于特定种类的肌肉细胞。近日,斯坦福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Pax3的表达水平受miR-206的调节。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Cell Stem Cell上。
福建省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公示公告(第341号)
2011年08月24日 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经我局依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组织认证检查,以下企业符合《GSP认证现场检查评定标准》和《GSP认证现场检查项目》规定的内容,现予以公示,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监督电话:0591-87817394-207。
:miRNA广泛参与癌细胞转移调控
来自北京大学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筛查技术对各种类型的癌细胞进行了miRNA组学分析,证实miRNA广泛地参与了癌细胞转移调控,并从中发现了一种多向调控癌症转移的抑制因子miR-23b。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1月2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