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阻碍iPS干细胞培育基因现身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4月2日发表的一份公报称,该机构研究人员发现数个会阻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成功的基因。这一发现有望更高效地培育iPS细胞。 iPS细胞是指体细胞经过基因“重新编排”,回归胚胎干细胞的状态,从而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在培育iPS细胞的过程中,需向成熟体细胞植入4种基因,使成熟细胞“返老还童”。

2013-04-09

Cell:iPS形成具体步骤与蛋白质组变化

著名的四大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对iPSC的形成至关重要,但转录因子激发iPSC形成的步骤及机制一直尚不明确。近期Cell和Cell Report陆续发表了三项新研究成果,分别解析了iPS细胞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步骤,以及在重编程的第一天和最后三天里的一个两步复位方法,这揭开了iPSCs形成的谜底,也指出了相应提高重编程效率的一些新基因。

2013-01-17

Cell Res:成功培养出iPS克隆猪

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浙江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等多处国内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组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研究的最新突破性机制:成功培养出了四头iPS克隆猪。这是首次在世界上获得成活的iPS克隆猪,有助于在大动物上应用iPS技术的发展。相关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目前论文免费。

2013-01-11

PNAS:康九红等发现一新通路调节iPS细胞形成

2013年2月5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康九红教授研究组关于miR-200/ZEB2在关键转录因子Oct4/Sox2诱导iPSC细胞形成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是由汪贵英老师和博士生郭旭东共同完成的。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的创立,为基于干细胞的个性化治疗和再生医学带来光明的前景。

2013-02-16

Sci Transl Med:利用疾病来源iPS细胞研究帕金森氏病

7月4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利用疾病来源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帕金森氏病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最新进展。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导致大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变性的遗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

2012-11-18

山中伸弥期待日本诞生第二个iPS技术

诺奖得主、iPS细胞之父、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期待日本诞生第二、第三个iPS细胞技术。

2014-06-09

日本成立使用iPS细胞的药品生产企业

SIREGE,将致力于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治疗眼病。

2015-02-15

Stem Cell Rep:iPS细胞用于自体移植研究获进展

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培育干细胞,再分化发育成移植用组织和器官,有可能避免排异反应。日本研究人员新近用猴子进行的实验发现,上述思路确实可行。

2013-12-12

Nature:向iPS细胞的高效的、近乎完全的转变

体细胞可以通过外源因子的表达被重新编程为具有多能性,这些外源因子一般包括Oct4、Sox2、Klf4 和Myc (OSKM)。在重新编程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细胞转化成“诱导多能干”(iPS) 细胞。阻止大多数细胞转变成iPS细胞的障碍物的性质尚不清楚,同时我们也不知道是否能让iPS细胞重新编程变得具有确定性和高效率。现在,Jacob Hanna及其同事发现,高效转换是可能的。

2013-10-10

Cell Research:GATA家族成员蛋白诱导iPS重编程新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GATA家族成员(GATA1-GATA6)均可替代Oct4诱导细胞多能性。

20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