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160;Materials160;:山东大学姜新义团队构建可吸入式纳米递送系统,逆转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且最终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全球超过500万人。IPF病人肺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增殖,介导肺间质基质过度沉积,肺组织过度瘢痕化,使肺泡结构遭到持续性破坏,最终致使IPF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受损甚至肺功能丧失,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死亡。目前,肺纤维化临床治疗手段,除了肺移植术外,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以肺康复训练为主的非药物治疗,
Science160;Advances160;:揭示灵长类大脑发育中关键第三类基因BRN2
大脑发育过程中,灵长类和啮齿类的基因数目相近,然而,灵长类却具有高度进化和扩张的大脑。灵长类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在不增加基因数目的前提下实现进化性扩张是脑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已知,这种高度的进化扩张主要是由神经前体细胞(Radial Glial Cells,RGCs)的数目大量增加导致的。大量研究表明,灵长类大脑有两种途径能
Mol160;Cancer160;Ther:发现小分子MMRi62诱导胰腺癌细胞死亡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罗斯威尔公园综合癌症中心、纽约州立大学和中国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通过铁代谢途径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开发一种治疗胰腺癌的新候选药物铺平了道路。
Science160;Advances:解析植物维管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研究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科研论文,揭示了一种之前未被发现的维管束特异的免疫机制,为研究植物维管束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通路,也为提高作物对维管束病原菌的抗病性提供了潜在新途径。由于维管束抗性研究的困难,通常由细菌或真菌专化侵染植物的维管系统从而影响
Nature160;Genetics:科学家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在早期胚胎发育中出现,但其分子基础的特征仍不明显。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并促进细胞重编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DNA replication fork speed underlies cell fate changes and promotes rep
Nature子刊:160;科学家最新揭示Kindlin-2缺乏可保护小鼠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肝脏甘油三酯(TG)过度积聚为特征,描述了一系列进行性肝脏疾病,包括肝脏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终末期肝病。尽管多个分子靶点已被提出并被证明参与NAFLD的发病机制,但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NAFLD。
Nat160;Commun:科学家发现肥胖可诱导胰岛炎症!
低级别组织炎症作为肥胖的标志,在脂肪组织、肝脏、肌肉、胰岛等各种器官中都有表现。不论是肥胖的Ⅱ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还是肥胖/T2DM患者,均存在慢性胰岛炎症。这种肥胖诱导的胰岛炎症可导致T2DM特征的β细胞异常。已有研究表明,各种微生物产物从肠道漏出,加重了肥胖患者的组织炎症和代谢紊乱。Vsig4+巨噬细胞是防止细菌及其产物渗入宿主组织的关键。 然而
南京中医药大学:160;双氢青蒿素通过M6A甲基化诱导肝星状细胞铁死亡来减轻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长期肝损伤后在肝脏形成瘢痕组织的结果,是肝病发展为肝硬变、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的关键阶段。纤维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和肝实质结节形成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特征。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分泌是肝纤维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消除活化的HSCs被认为是抗肝纤维化的主要策略。
ACS160;catalysis:解析了微生物代谢途径中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的区域选择性决定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创新团队联合德国马普煤炭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催化(ACS catalysis)》在线发表了题为“Biocatalytic Baeyer?Villiger Reactions: Uncovering the Source of Regioselectivity
Theranostics:160;新型蛋白复合体减轻阿尔茨海默病记忆缺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具有两个主要的组织学特征:由Aβ多肽组成的淀粉样斑块和由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FTs)。Aβ是通过β-和γ-分泌酶裂解APP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