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揭示被膜下淋巴窦巨噬细胞如何协助HIV-1在免疫器官中扩散
2019年12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作为一种逆转录病毒,HIV会破坏免疫细胞,抑制宿主抵抗日常感染和疾病的能力。在HIV-1感染期间,滤泡树突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会充当这种病毒的储存库,并成为治愈这种感染的障碍,但是这些细胞起初如何感染并保存HIV-1尚不清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
eLife:为何某些囊性纤维化患者并不易发生感染?原来是关键基因在帮忙!
2019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由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基因(CFTR,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的遗传性突变所诱发的疾病,由于突变的发生,CFTR常常无法嵌入到细胞膜中形成氯离子通道,因此,产生粘液的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比正常厚度稍厚的粘液,从而阻塞肺部和消化系统
eLife:细胞的性状是如何保持的?
2019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科学家发现,细胞的健康是通过其核仁的两种移动方式来维持的。报告称,这种双重运动增加了我们对有助于健康细胞功能的理解,并指出了其机制的破坏如何影响人类健康。 纽约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这项研究的高级作者亚历山德拉·齐多夫斯卡(Alexandra Zidovska)解释说:“核仁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疾病的发生。因此,了解负责维
eLife:心脏再生领域新突破
2019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冠心病成为致命性疾病的原因之一是心脏组织中会积聚液体并形成疤痕,从而阻止心脏的正常收缩以及心脏向身体提供新鲜血液的能力。如果疤痕产生的过多,则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对此,来自CHLA Saban研究所的研究员Michael Harrison博士希望通过对斑马鱼的研究来找到心脏再生的秘密。Harrison博士说:“我们对斑马鱼感兴趣是
eLife:长期挫折会抑制多巴胺的产生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生中长期遭受社会逆境困扰的人们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应付急性压力情况所需的多巴胺。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eLife》杂志上,该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长期暴露于心理创伤和虐待会增加精神疾病和成瘾的风险。 主要作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转化精神病学研究小
eLife:做复杂决定时大脑细胞的运转机制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新的研究表明,在决策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元的活动特征能够比以前所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在eLif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他是神经科学系的助理教授,Aaron Kerlin博士开发出一种新型显微镜,该显微镜可以对大范围的树突结构进行快速成像。 通过研究,Kerlin博士发现神经元邻近的“树枝状”小片段的信号输入趋向于
eLife:疟疾引发贫血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
2019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eLif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对于疟疾患者来说,自身抗体对未感染的红细胞的“误伤”可能导致其出现贫血的症状。 贫血是疟疾感染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有时候是致命的。尽管免疫系统必须消灭感染了疟原虫的红细胞以达到清除感染的目的,但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同时会对未感染的红细胞产生持续地自身免疫攻击,最终导致贫血的发生。 此前在患有疟疾
eLife:细菌的生活方式或会改变其抗生素耐药性的进化方式
2019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不管是作为独立细胞亦或者是作为生物膜群体,细菌的生存决定了其是否会进化出抗生素耐药性,这或许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个体化的抗菌疗法和感染控制策略;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重复地将细菌暴露于抗生素环丙沙星中来促进其快速进化,正如研究者预想的那样,细菌对环丙沙星产生了耐药性,但意外的是,细菌的生活方式
eLife:靶向代谢功能障碍的疗法或有望治疗阿尔兹海默病
2019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新加坡国大学院(Yale-NUS College)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代谢功能障碍或是引发阿尔兹海默病的主要原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影响全球老年人的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同时其也是引发痴呆症的常见原因;在新加坡,十分之一60岁及以上的个体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