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立始发态豚鼠多能干细胞系
与小鼠相比,豚鼠在生殖发育、器官结构、免疫反应等方面更接近人类。豚鼠作为模式动物,在疾病模拟和生理发育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豚鼠多能干细胞系,利于拓展豚鼠在医学模型上的应用。
Science子刊:我国学者首次建立大熊猫iPSC细胞系,将大熊猫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通过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团队对大熊猫iPSC的转录组、表观遗传进行了全面解析,结果显示大熊猫iPS在具有植入后始发态干细胞的普遍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异基因表达模式。
Mol Cancer:科学家利用细胞系模型揭示了黑色素瘤对疗法耐药的新机制
这项研究为后期科学家们基于调节多胺代谢开发新型抗癌疗法开辟了一扇大门,这种疗法或能用于治疗因频繁出现耐药而难以治愈的人类黑色素瘤。
Cells:对乳腺癌细胞系的分型或能为揭示癌症相关的基因提供新的见解
本文研究进一步优化了针对特定研究问题从而选择合适模型细胞系的过程,随后他们就能从DSMZ订购具有适当特征的细胞系用于深入研究。
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癌细胞系的转移图谱!
2020年12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A metastasis map of human cancer cell lin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Broad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绘制出了人类癌细胞系的转移图谱,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阐明癌症的转移机制并开发出有效预防癌症转移及癌症治疗的
Nature:首张癌症转移图谱出炉 涉及21个癌种500株人癌细胞系
绝大多数癌症死亡归因于转移,即肿瘤从一个器官扩散到另一个器官。然而现在几乎没有办法确定某个癌症是否会转移,其扩散的程度如何,会波及哪些组织或器官也很难判断。并且由于体内模型的复杂性,大规模的转移研究不切实际。近期,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预测人类癌细胞的转移是可行的。12月9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Nature杂志
干细胞研究再上新台阶!近期有哪些亮点研究成果?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干细胞研究上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那么近期他们在干细胞领域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Cell Rep:揭秘大脑干细胞被激活的分子机制doi:10.1016/j.celrep.2019.05.023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并不善于再生因损伤或疾病而丢失的细胞,尽管利用神经干细胞(NSCs)进行治疗有望替代丢失的细胞,但科学家们需要了解这些
最新研究有望扩展并更新癌细胞系的“百科全书”!
2019年5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细胞系的大型文库(即代表癌症患者机体肿瘤类型的细胞集合)往往能够帮助理解肿瘤独特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当前和潜在治疗的敏感性,这些文库所产生的数据对于开发治疗癌症患者的新型疗法往往至关重要。这就是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的情况,这是2008年由Broad癌症研究计划与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