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适应与捕光调节机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光合作用重要蛋白质机器的结构、功能与调控”和“蛋白质机器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前沿技术及应用”项目联合攻关,取得突破进展,发现了植物的光适应与捕光调节新机制。 光合作用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生命体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放氧光合作用还维持着地球的大气环境。放氧光合生物中的光系统I
AT132获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资格 治疗X-连锁肌小管性肌病
Audentes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基因疗法用于患有严重危及生命的罕见疾病患者的生物技术公司,日前宣布美国FDA授予其AT132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资格,用于治疗X-连锁肌小管性肌病(XLMTM)。Audentes监管事务高级副总裁Mary S. Newman表示,“很高兴AT132被FDA授予RMAT认定,这是一个重要的监管里程碑,突出了AT132作为一
【突发】人类遗传资源专项检查要来了!2018-7-20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管理专项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日期:2018年07月20日 来源:科技部国科办函社〔2018〕267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计划单列市科技局,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
研究实现光控药物胞浆递送和肿瘤的可视化治疗
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异常细胞的能力,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然而,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内的行为难以监测和调控,在实体瘤治疗中由于免疫微环境的存在疗效有限,且需要从患者提取T细胞进行修饰,规模化制备受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制剂研究中心研究生翟艺慧在副研究员张鹏程和研究员李亚平的指导下,采用天然来源的明胶和红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翻倍
由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通过对美国全国癌症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翻了一番。该研究已于7月12号发表在《Cancer Immounology Research》。黑色素瘤是最不常见的皮肤癌形式之一,但往往导致的死亡数也最多。美国官方统计数据预计,2018年将有91,270例新的黑色素瘤病例及有9,320例死亡病例。
研究揭示植物的光适应与捕光调节机制
6月8日,《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组、章新政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e of the maize photosystem I supercomplex with light-harvesting complexes I and II。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玉米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I-捕光复合物II(PSI-L
Cell:发现蛋白SMCHD1是X染色体失活所必需的
2018年6月2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一种结构蛋白在沉默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沉默阻止了同一个基因的两个拷贝在携带着两条X染色体的雌性哺乳动物中表达。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被称作SMCHD1的结构蛋白是以一种阻断基因表达的方式对这条失活X染色体进行加工所必需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6月7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科研人员研发适用于活体神经调控的柔性光遗传技术
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MIT麦戈文联合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Ultra-soft and Highly Stretchable Hydrogel Optical Fibers for In Vivo Optogenetic Modulations(DOI:10.1002/adom.20180042
Nat Med:科学家发现决定免疫检查点疗法抗癌疗效的关键因素
2018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内刺激性树突状细胞(stimulatory dendritic cells,SDCs)在刺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促进对抗癌症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调节SDCs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富集情况的机理将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图片来源:NIH为此,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人黑素瘤
研究人员成功研制消化道内光声/超声双模内窥成像系统
小编推荐会议:2018液体活检新技术与临床应用论坛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在光声消化道内窥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可进行360°全视场成像的光声/超声双模内窥成像系统,并可同时获取消化道壁血管(光声图像)和消化道壁组织结构(超声图像)的三维信息。相关科研成果以In vivo photoacoustic/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