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型信号模型或可帮助阐明肿瘤血管的发生机制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型,其或可帮助阐明癌性肿瘤如何操纵血管生长来为自己获益;同所有细胞一样,肿瘤细胞也需要机体的血管网络来为细胞携带氧气并且带出废物,而肿瘤学会了如何让血管发生为自己服务,即让新的血管从已有的血管中长出来,就好象树木发芽一样。
cell host microbe:结合杆菌DNA激活cGAMP-STING信号机制
在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基础研究领域,cGAS与cGAMP是近几年来非常重要的发现之一。来自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的陈志坚教授研究组第一次发现了cGAMP是传递DNA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信号的关键分子。当病毒感染天然免疫细胞时,胞浆中的cGAS能够与病毒DNA结合并促进cGAMP的产生,而cGAMP能够与内质网表面的STING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促进I型干扰素的分泌。
:中科院营养所研究人员发现调控TGF-beta信号通路新机制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杂志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陈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ollip, an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protein, is a novel modulator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
Dev Cell:Wnt信号通路在成体神经细胞发育中起关键作用
2012年9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调节下丘脑中成体神经细胞再生方面获得新的深入认识。根据9月12日刊登在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他们报道,一种被称作Wnt信号通路的细胞间通信网络在下丘脑中神经前体细胞产生和特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Nat Immun:Notch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机制获进展
近年来,胰岛素抵抗靶细胞如肝脏、脂肪、骨骼肌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在促炎/抗炎平衡中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学科许海霞医生做为第一作者之一完成的“Notch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相关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论著已被Nature Immunology (影响因子25.668)接受...
Nat Immunol:揭示TGF-β信号阻止自然杀伤细胞生长机制
人们一直认为,就像走路和说话一样,当婴儿长大时,他们也逐渐产生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但是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健康系统的研究人员提出,婴儿对抗感染的自然能力在早期就已经产生了。 科学家们了解到在生命初期,关键性细胞信号抑制至关重要的免疫细胞产生。根据一篇提前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阻断这种信号能够提高婴儿抵抗感染的能力。
Curr Biol:应对损伤的炎症反应信号被关闭的确切机制
2012年8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莫纳什大学与澳大利亚再生医学研究所(ARMI)的研究人员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详细介绍了机体关闭触发人体应对损伤的初始炎症反应信号的确切机制。 当身体出现伤口或被擦伤时,白血细胞又称白细胞会到达损伤部位,保护组织免受感染,并开始修复损坏组织。然而,这一时期的炎症反应只是暂时的。
Sci Transl Med:实验性钉肽阻断Wnt信号抑制癌症
2012年8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科学家已经发出的称为钉肽的一种人造分子,可以关闭促癌Wnt信号分子来抑制癌症。据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钉肽迄今只在小鼠中进行测试。 Wnt信号分子网络控制一系列正常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但该网络的调节失控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Wnt信号通路中故障被证实在多种癌症特别是肠癌中存在。
MCB:中科院健康所研究人员揭示IL-17信号通路调控新机制
白介素-17(IL-17)是一个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Th17)及先天性免疫细胞等分泌,在多种炎性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IL-17受体(IL-17R)通过信号转导复合体IL-17R-Act1-TRAF6激活下游NF-kB、JNK等信号通路。然而,该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阐明。
PLoS Genetics :水稻G蛋白介导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新机制
虽然异三聚体鸟嘌呤核苷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复合体是真核细胞中保守的一类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但是它们在植物如何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阐明。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水稻G蛋白α亚基RGA1(D1)参与了油菜素内酯(BR)介导的信号响应途径,但是究竟D1如何介导BR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