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mmunity & Nat Immunol:滤泡T细胞分泌IL-4促进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B细胞是身体的抗体生长工厂,能够大量地产生抗体分子来选择性地靶向外部危险物。然而,这种过程也需要T细胞分泌一种被称作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 IL-4)的蛋白,其中IL-4促进一种被称作“类型转换(class switching)”的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产生功能性的特定抗体亚型。然而,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是哪些T细胞产生IL-4信号。

2012-11-18

Cancer Cell:特异性抑制自噬治疗肾细胞癌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C)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肾癌细胞的生长依赖于细胞吞噬,细胞吞噬是一个可以从内部提供给肿瘤细胞营养物质的复杂过程。研究人员说自噬在某些情况下可保护接受化疗的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能够在休眠状态、转移状态过程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项新公布的研究数据中,研究人员von Hippel-Lindau肿瘤抑制基因或VHL中确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噬调控通路。

2012-11-18

Nature:利用TALEN技术在活生物体内进行位点特异性基因组编辑

2012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的Ying Wang和Jeffrey Essner利用一种被称作转录激活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 TALENs)的定点分子剪刀在对斑马鱼进行基因编辑中取得突破...

2012-11-18

Cell:宿主特异性微生物丛诱导免疫系统成熟

6月21日,Cell杂志报道了宿主特异性微生物丛在诱导免疫系统成熟过程中作用的重要研究进展。 肠道微生物诱导宿主的免疫系统成熟,充分体现了宿主 - 微生物共生关系。研究者移植小鼠微生物丛(MMB)或人类微生物丛(HMB)到无微生物(GF)小鼠小肠中,以确定是否小肠免疫成熟取决于宿主特异性的微生物共同进化。

2012-11-18

Science:施一公等揭示TALE蛋白特异性识别DNA分子机制

2012年1月5日的《科学》在线报道称,清华大学颜宁教授研究组、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以及美国普渡大学朱健康教授合作研究,揭示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蛋白(TALE)特异识别DNA的分子机理。 TALE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Like Effectors)植物致病菌Xanthomonas通过III型分泌系统注入到宿主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

2012-11-18

JNCI:PSA筛查并不能预测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事件的发生

筛查组和对照组患者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事件 欧洲前列腺癌随机筛查研究(ERSPC)结果提示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进行筛查能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来自芬兰Tampere大学的Tuomas P等评估了芬兰前列腺癌筛查研究(ERSPC的最大的组成部分)中死亡率的相关的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JNCI 3月的在线期刊上。

2013-04-14

Cancer Res:肿瘤特异性抗原筛选新方法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与美国贝勒医学院等单位合作,在筛选鉴定肿瘤特异性抗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杂志《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上。 肿瘤特异性抗原是一类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而在所有或者大多数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的蛋白。很多肿瘤特异性抗原已经被用于对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被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2012-12-20

PNAS: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参与控制转座子活性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组蛋白H3K4去甲基化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证实水稻中的H3K4特异性去甲基酶JMJ703参与控制了转座子活性,相关研究论文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风(Xiaofeng Cao)。

2013-01-16

PNAS:小鼠模型可产生肿瘤特异性人类T细胞

(图片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近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文章称,研究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出了可产生特异性抗肿瘤人类T淋巴细胞的小鼠模型,该模型或可成为人类肿瘤研究的重要方法。

2012-11-18

ADV MATER:研究发现基于新型材料的化学生物学探针特异性标记肝细胞

利用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及蛋白标志物,识别并捕捉特定组织及特定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细胞,对于疾病诊断、靶向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糖蛋白及糖结合蛋白作为细胞-细胞、细胞-微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随着糖组学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基于氧化石墨烯-糖分子,可识别肝细胞表面特异性糖受体的开关型生物传感器。

201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