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制药领域研发投入最大的十家药企
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关是否需要寻找更有效的发现和开发新药的方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之中。例如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赛诺菲(Sanofi)和辉瑞(Pfizer)等巨头已经开始重新调整在研产品线,并期望能从研究者那里得到更好的结果。与此同时,新的分析指出,大多数公司在药物开发上持续地进行巨额投入,但咨询师和分析师们对这些巨额投入在“长期干旱”的新药获批上产生的效果表示怀疑。
制药公司最大难题是生物药研发处境尴尬
目前,全球生物药研发处境尴尬——新药研发生产力下降,行政部门对新药申请拒绝比率上升,新药开发成本急剧膨胀,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了许多大型制药公司面临的难题。 研发生产力下降 Tufts药物发展研究中心(TuftsCSDD)表示,一种新药的临床开发时间为7年以上,费用达到10亿美元以上,仅有3/10的药物具有足够的研发资金可以维持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支出。
“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部分嘉宾演讲摘要
2011年11月25-26日,由生物谷联合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共同主办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将在上海召开。 该活动将邀请政府监管部门领导、生物制药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者、国际投资机构高管、知识产权专家和顶级科学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冀望理性的讨论和思考能对生物仿制药产业走向成熟有所裨益,藉以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陈亮:中国生物制药业将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生物谷|BIOONNEWS 编者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上海百迈博制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亮,他主管产品的研发,产程优化及技术转移,并同时兼管国际CMO的技术支持。
单次使用系统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逐年递增
生物谷Bioon.com 讯 2011年11月8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生物制药工程论坛:单次使用系统"会议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议邀请了生物制药方面的优秀企业及技术专家,与参会者共同交流分享单次使用系统的新技术、新工艺、优势、发展及应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纷纷对单次使用系统的现状和前景,优势和挑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本周五在上海召开
11月25日至26日,由生物谷和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11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将在上海召开。论坛将围绕“生物仿制药产业趋势与关键技术”等话题深入讨论与分析全面阐释。 中国领先的生物医药调研咨询机构BioInsight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属于仿制。
烟台打造生物制药战略性新兴产业 申报新药40个
今年以来,我市精心打造生物制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显著。 在绿叶制药集团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名为“力朴素”的抗肿瘤药物。公司副总裁李又欣介绍说,目前这种药物已经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年销售额近10亿元,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力朴素这个产品源于美国EMS公司,他加了蓖麻油帮助药物溶解,一部分病人是过敏的。我们公司用脂质体技术替换了蓖麻油,把过敏的现象完全消除了。
单次使用系统在生物制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单次使用系统,又被称为一次性使用系统,可抛弃系统,在英文中指Single-use(disposable) Systems。 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针头、一次性用品,这些都属于单次使用的产品,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据“2011生物制药工程论坛:单次使用系统”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随着各种法规及规范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厂商们在消毒、灭菌方面的投资与日俱增,各种验证工作也越来越繁琐。
2011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生物谷BIOONNEWS讯 随着一些"重磅炸弹"级生物制药的专利即将到期,生物仿制药成为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由生物谷BIOONGROOP和《中国生物工程杂志》联合主办的"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25日,在上海浦东新区龙东商务酒店隆重开幕。
三生制药:生物医药并购时间案例
据统计,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疫苗、生物诊断试剂等)的产值占当前医药产业规模的比例尚不足10%,但由于传统的新药研制方法难度越来越大,研制开发成本不断上升,成功率越来越低。因此在全球制药巨头中,目前有70%的项目是使用生物技术开发。 通常来说,医药行业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其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