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日本住友制药会社(DSP)出资26.3亿美元收购美国波士顿生物技术公司(BBI)

美国波士顿生物技术公司(Boston Biomedical, Inc.,简称“BBI”)3月2日宣布,该公司已就日本住友制药会社(Dainippon Sumitomo Pharma Co., Ltd.,简称“DSP”) 对其进行的收购达成最终协议。

2012-03-06

全球生物仿制药领域的“三国演义”

全球生物仿制药政策制订严重落后于制药行业的发展,在美国如此,在中国更甚。 欧盟:政策超前,监管滞后 2006年4月18日,欧盟药品评审委员会(EMA)批准了山德士的重组人生长激素(Omnitrope)上市,这标志着欧洲的第1个生物仿制药出现。 欧盟是全球最早搭建了生物仿制药研制、审批、生产和监管的法律框架,也是当前最完善的关于生物仿制药法规政策体系。

2011-10-13

第一三共与Coherus合作开发生物仿制药

2012年5月8日,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与Coherus BioSciences公司签署了一项独家协议,共同开发生物仿制药候选药物,并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进行商业化推广。 此次合作,将专注于开发、生产及商业化Corherus公司开发的依那西普(etanercept)及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的生物仿制药。

2012-05-08

FDA颁布生物仿制药批准指导意见草案 十年可节省250亿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长时间的期待下,拟议建立了低成本的生物仿制药的审核指南,有些药品可能不需要在人体试验。 指南草本中要求研究仿制药和原研药要有高度的相识性,这可能需要通过几种方式验证。 FDA还会要求生物仿制生产商提供药品上市后安全监测报告,在某些案例中可能需要长期临床研究。 FDA将会在未来60天听取公众对指南草稿的建议。

2012-02-28

昆泰(Quintiles)指出生物仿制药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考量因素

昆泰公司(Quintiles)新出炉的《生物仿制药开发与商业化的综合方法》(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Biosimilar DevelopMEnt & CommercializatioN1)报告指出,监管及商业因素是生物仿制药临床开发成功的主要驱动力。此外,该报告还指出,只有在开发生物仿制药的同时,将临床、商业及监管因素流畅衔接的生物仿制药公司才能取得成功。

2011-10-11

10位40岁以下生物制药领域的高管们

萧伯纳有句名言,“青春因年轻而浪费”。不过,不是全部都是如此。GEN近期从全球范围内找了这么一批人,他们是生物制药领域的年青人,年纪不超过40岁,已经在业内著名企业里面担任联合创始人或董事主席或CEO或部门高管,并认为他们在未来的行业发展担任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这个表格仅包含是去年未满40岁,并且名字曾经出现在媒体公开的人物。

2012-09-20

Oncobiologics与InVentiv Health达成生物仿制药开发战略合作

2013年8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生物制药公司Oncobiologics宣布,已就管线中的所有资产的临床开发,与inVentiv Health公司达成了一项广泛的全球性战略伙伴关系。该项合作,最初将专注于生物仿制药资产,并可能扩大至创新性的分子资产。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