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首次发现非编码性反义RNA也能够促进蛋白表达

2012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研究帕金森病时,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取得一项能够改善用于疾病治疗的工业化蛋白合成的发现:他们成功地发现一种被称作反义RNA(antisense RNA)的非编码性RNA的新功能:它能够增强编码性基因(coding gene)的蛋白合成活性。 人基因组中,除了大约有2.5万个编码性RNA序列之外,还拥有数量更为庞大的非编码性RNA。

2012-10-18

Nature:非编码RNA可终止表皮细胞分化

我们的皮肤表皮是由许多不同细胞类型构成的混合体,每种细胞类型都有非常明确的职责。这样复杂的组织,其生成或分化在细胞水平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这一过程发生故障可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现在,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这一分化过程的一个主要调控因子。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论文的资深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皮肤科主任及教授Paul Khavari 博士说。

2013-01-18

Hepatology:解析与肝癌微血管浸润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种与肝癌微血管浸润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以及其促进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这一RNA或可作为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患者无复发的生存率不良的预测因子。相关论文发表在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2013-01-03

崔庆华:在长非编码RNA的世界中,一定存在着长非编码RNA中的P53, PTEN

编者按:去年年底,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创建并发布了长非编码RNA疾病数据库( LncRNADisease),这一数据库收录了160多种和长非编码RNA有关的疾病,并集成了一个生物信息学工具用以预测新的人类长非编码RNA和疾病的关系。

2014-04-10

Mol Cell:非编码RNA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缅、梅一德教授研究组揭示了长片段非编码RNA通过调控肿瘤细胞瓦伯格(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

2013-12-13

唐元家: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关键致病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由于一些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引起的,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编码RNA调控网路紊乱参与了人类一些重要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其中miRNA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2014-04-10

Nature:重新编程的人类成年体细胞

以前的研究表明,多能干细胞系可以通过“体细胞核转移”(SCNT,一个成熟细胞的核被转移到一个未受精的、不成熟的卵细胞中)来从人类胚胎和新生儿成纤维细胞(皮肤细胞)获得。

2014-06-26

PLOS ONE:张永莲等长链非编码RNA参与调节精子成熟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Non-Coding RNA Involved in Sperm Maturation,”文章中,作者阐述了关于长链非编码RNA以小RNA前体分子形式参与调节精子成熟的相关工作。

2012-11-18

Cell Res:戚益军等小非编码RNA参与DNA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获进展

研究发现,小非编码RNA(diRNA)及其效应蛋白Ago2调控DNA同源重组修复重要因子Rad51在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 DSB)位点的招募,从而调节DNA修复的作用机制

2014-04-11

Nature:Xist长非编码RNA分布图

Xist在整个Xi上并不是均匀扩散的,而是分两步进行的——先是定位富含基因的“岛屿”,然后向介于它们之间的、基因少的区域扩散。

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