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磁性MOF固定化α-L-鼠李糖苷酶高效水解芦丁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璞教授团队在MOF固定化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Immobilization of alpha-L-rhamnosidase on a magnet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to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reusability in the hydrolysis of ruti
研究揭示人线粒体tRNA牛磺酸修饰酶GTPBP3催化GTP水解及其缺陷导致线粒体疾病的分子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小龙课题组和研究员王恩多课题组合作,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human tRNA taurine modification enzyme GTPBP3 is an active GTPase link
Science子刊:环氧水解酶抑制剂可降低神经炎症,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0年12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神经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神经炎症在AD起着关键作用。环氧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 EpFA)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衍生物,具有抗炎活性。然而,由于EpFA被可溶性环氧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
α/β-环氧水解酶结构和位点选择性开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在环氧水解酶结构和位点选择性开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环氧水解酶(EH)能够选择性催化环氧化物的不对称水解反应,根据亲核进攻位点的不同可产生构型不同的手性邻二醇。因此,研究EH位点选择
研究发现GDSL家族脂酰水解酶MHZ11调控水稻根部乙烯反应机制
乙烯在单子叶作物水稻适应半水生环境以及调控多种农艺性状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课题组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突变体筛选系统,筛选了一系列水稻乙烯反应突变体,命名为猫胡子突变体(mhz)。通过对水稻乙烯突变体的分析,鉴定了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相比保守的组分,发现了乙烯信号途径的新调控组分及与其它激素互作的新机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进一步对一个水稻乙
一种酶在10小时内降解200克的PET塑料,效率高达90%
2020年4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一种常见的酶进行改造,使得它可以高效地断开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的构成单元(即PET单体)连接在一起的化学键。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4月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engi
纤维素酶水解碱处理秸秆可视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之一,纤维素酶降解技术是生物转化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关键。纤维素酶水解木质纤维素过程中木质素的作用方式(阻止纤维素酶吸附?还是存在非降解性吸附?)一直存在争议,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具体降解方式的研究也未见报道。因此,木质纤维素的有效前处理和纤维素酶水解植物细胞壁过程的可视化研究,将大大提升木质纤
研究揭示菊糖果糖转移酶和双果糖酐水解酶功能转换机制
美国化学会著名期刊《ACS Catalysi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滕脉坤教授/李旭副教授课题组与江南大学沐万孟教授课题组的合作论文“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asis of Difructose Anhydride III Hydrolase, Which Sequentially Converts Inuli
研究发现蛋白酶水解细菌受体的过程和适应意义
作为一种单细胞生物,革兰氏阴性细菌在感知外界刺激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细胞内膜上的受体监测环境信号。其中,受体组氨酸激酶以蛋白可逆磷酸化方式(磷酸化-脱磷酸化)完成环境信号的跨膜传递和信号转导,发挥着类似高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而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细菌的“智商(IQ)”。最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钱韦研究组在国际上率先发现细菌周质空间蛋白酶以不可逆、高度特异的方式修饰细菌的“IQ
柠檬烯环氧水解酶立体选择性催化机制研究获进展
环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和植物中,其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天然产物合成、有毒环氧化合物的降解以及参与信号转导等。目前主要用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催化中不对称合成相应的高值手性二醇化合物。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周通前期采用柠檬烯环氧水解酶(LEH)为模式酶,以不对称催化1,2-环氧己烷合成手性1,2-环己二醇为模式反应进行定向进化方法学研究,分别通过单密码子饱和突变和三密码子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