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CB:p53也有坏兄弟——TAp73促肿瘤新机制

新加坡科学家发现低氧环境下HIF-1a能够稳定p53同源蛋白Tap73,促进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对肿瘤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2015-03-22

华人声音Nature:p53介导“铁死亡”抑制肿瘤进展

近日,细胞生物学领域著名华人科学家Wei Gu在国际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经典肿瘤抑制因子p53能够通过调节细胞胱氨酸代谢以及ROS应答,介导ferroptosis过程,抑制肿瘤生长,拓展了人们对p53功能的新认识。

2015-03-20

Stem cell reports:p53亚型促进肿瘤干细胞潜能

近日,国际期刊stem cell reports发表了法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TP53剪接体能够通过正向调控SOX2,OCT3/4以及NANOG等多能干性关键因子,增强肿瘤干细胞多能干性,增加了癌症复发的潜在风险。

2015-03-17

Cell Stem Cell:Aurka-p53信号通路调控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命运

来自美国西奈山医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致癌信号通路在胚胎干细胞(MSCs)自我更新以及在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状态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中发挥着新的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2012年8月3日那期Cell Stem Cell期刊上。

2012-11-18

Oncogene:抗肿瘤蛋白p53减缓放射治疗后DNA修复的机制

2013年4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抗肿瘤蛋白p53减缓或延缓放射治疗后DNA修复机制。他们认为p53基因调节两个酶(JMJD2B和SUV39H1)的表达,这两个酶控制DNA的折叠。 据研究人员介绍,p53的活化通过促进异染色质DNA的修复使得染色体稳定,这控制附近基因的表达,确保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准确的分配。

2013-04-23

Cell Res:DNA修复酶与p53协同调节肿瘤烷化剂敏感性

7月17日,Cell Res杂志在线报道了DNA修复酶N-甲基化嘌呤DNA糖基化酶可与p53基因协同作用调节肿瘤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 烷化剂诱发的全基因组碱基的损害,主要是由N-甲基化嘌呤DNA糖基化酶(MPG)修复。在某些类型的肿瘤细胞中表达升高的MPG赋予细胞对烷基化剂更高的敏感度,因为MPG诱导的无嘌呤/ 无嘧啶(AP)的位点,引发更多的DNA链断裂。

2012-11-18

【BIOON视点】:聚焦第31届J.P.摩根健康产业投融资大会

医疗健康投资领域的重量级大会——第31届J.P.摩根健康产业投融资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 2013)于1月7号~9号在旧金山举行,300家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领域公司的CEO就其公司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发表了演讲,以期提高知名度、刺激股票,抑或是吸引潜在商业伙伴的注意。

2013-08-13

Oncogene:p53亚型刺激血管生成和肿瘤发展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gene)。在所有恶性肿瘤中,50%以上会出现该基因的突变。由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protein)是一种转录(transcription)因子,其控制着细胞周期的启动。该基因编码一种分子量为53kDa的蛋白质,p53基因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 肿瘤抑制基因p53参与DNA修复、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也参与抑制血管的形成过程,血管生成对促进肿瘤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2012-11-18

Cancer Res:阻断P2X7受体抑制肿瘤生长

P2X7受体是ATP门控的离子通道,其具有细胞毒活性。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P2X7受体在肿瘤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新刊登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一则研究发现体内P2X7受体的存在能显著促进肿瘤的生长。体内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细胞相比,人类胚胎肾细胞表达P2X7受体表现出更强大的成瘤性,未分化癌表型也更明显。

2012-11-18

:AMPK调节p53抑制肝细胞癌

6月22日,Cancer Research 杂志报道了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自身在肝细胞癌中发挥抑癌功能的机制研究。 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一个细胞能量状态的生物感应器,已被证明在已知的肿瘤抑制基因的上游和下游发挥作用。然而,是否AMPK本身起着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仍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 AMPK的α2催化亚基异构体在肝细胞癌(HCC)中显著下调。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