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I:IL-15保护NKT细胞并增强其抗转移活性

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细胞)是一类同时表达恒定的T淋巴细胞受体(TCR)αβ(人为Vα24/Vβ11,鼠为Vα14/Vβ8)和NK细胞标志的T细胞亚群,主要经抗原提呈细胞表面CD1d提呈的糖脂类抗原活化,并迅速地释放大量的IFNγ和IL-4等细胞因子,通过调节Th1/Th2细胞间的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2-11-18

Sci Transl Med:IL-17细胞因子在LAD-相关性牙骨质流失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据一项新的研究提示,因为牙龈疾病而导致的慢性炎症和骨质流失可通过针对细胞因子IL-17的抗体的治疗而被逆转。患有一种叫做白细胞粘附缺陷I型(LAD-I)的罕见疾病的患者会遭受频繁且反复的感染,其中包括那些早在婴儿期就开始的感染,尤其是牙周炎(或牙龈疾病)。

2014-03-28

Nature Communication:中性粒细胞也能产生IL-6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在人的中性粒细胞中,IL-6的染色质结构持续保持无活性的凝集状态。

2015-01-24

JCI:动脉粥样硬化中抑制IL-1面临是否有利的问题

据2011年12月27日《医学快线》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重要的动脉血管疾病,它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促炎性分子IL-1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目前已启动了一项临床试验,在该项临床试验中,一种针对IL-1β的特异性抗体被用于研究它在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并发症(如心脏病及中风)中的作用。

2012-11-18

JBC:刘占举等发现IL-23致炎症性肠道疾病机制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权威杂志《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员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深入解析了炎性肠病的“首恶分子”——白介素-23(IL-23)引发细胞“内乱”的分子机制。

2012-11-18

Immunity:IL-22调节回肠炎感染应中IL-18的产生

肠道球虫感染会引起回肠炎,在此过程中宿主会产生Th1型免疫反应,典型的细胞因子包括IL-12,IFN-γ,TNF-α等。IL-18是一类参与Th1免疫反应的调节型细胞因子。之前的研究认为IL-18mRNA以及proIL-18在骨髓细胞以及上

2015-03-03

PNAS: 分泌型IL-37抑制先天免疫炎症反应

-许多研究发现,IL-37对天然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人外周单核细胞缺失了IL-37后,对LPS以及IL-1a引起的炎症反应敏感型显著增加。另外,小鼠转入外源性IL37后对各类微生物以及化学性炎性刺激的耐受性

2015-02-28

:揭示多发性硬化症病人白介素IL-17F水平和干扰素β-1b疗法之间的关系

2013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Neuro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海涅大学(Heinrich-Heine University)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检测了在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症病人中白细胞介素17F(IL-17F)及干扰素β-1b疗法效应之间的关系。

2013-06-06

JBC:IL-1调节破骨细胞生成的分子基础

IL-1是一个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各种病理条件下,IL-1被发现与骨质疏松有关。研究表明,其促进了破骨细胞的形成、生长以及功能发挥。最近,美国阿拉巴马大学Suzanne M. Michalek等人发现,单独的IL-1就可以有效的延长破骨细胞的生存,同时激活破骨细胞的功能,而且IL-1调节破骨细胞生成需要NF-κB的受体活化剂的帮助。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3日的美国《生化周刊》(JBC)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