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许国旺等代谢组学研究获进展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研究成果,研究小组利用其构建的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取得重要科研成果。他们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研究组合作,首次发现了肉碱类代谢物在飞蝗两型转变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分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巨大的实用价值。
AAC:张云等新型肽类抗生素保护临床耐药菌感染药效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美国著名药理学和药学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fficacy of OH-CATH30 and its analogs against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vitro and in mouse models ,”,文章中...
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Cell撰文系统总结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密码
近日,芝加哥大学赵英明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尖的生命科学期刊《Cell》上发表题为"SnapShot: Histone Modifications"的论文,系统、精炼地总结归纳了18类共四百多个组蛋白密码。其中,赵英明教授课题组率先发现其中一
华大基因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
2012年1月10日,美国RainDance Technologies公司、法国圣路易医院和华大基因联合宣布将共同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组学研究,旨在发现一些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新基因突变,为深入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开发有效预防、诊断及治疗新途径奠定科研基础。
The Scientist:F1000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七大新闻(2011.9.15)
HIV从细胞膜出芽生长,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1. RNA荧光标记一种用来标记和追踪活细胞中RNA过程的新技术,有望像绿色荧光蛋白(GFP)开启蛋白质研究那样打开RNA生物学研究。这种标记方法由结合到GFP类似荧光素的短RNA序列组成,能够产生很多颜色的荧光。这些RNA-荧光素复合物然后能够融合到细胞中的RNA分子。
大连化物所—渥太华大学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成立
11月11日上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大连化物所—渥太华大学(DICP-uOttawa)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参加成立仪式的加方人员有: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技术)兼副领事A. Majid Dellah先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渥太华大学主管科研和国际合作副校长Mona Nemer教授,渥太华大学药学院院长Jacques Bradwejn教授...
北京鸭基因组研究或助力抗击“禽流感” 最新成果于《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
2013年6月1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的北京鸭基因组研究成果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在线发表。这项研究鉴定了鸭子对禽流感产生免疫反应的相关遗传基因,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鸟类的免疫机制,同时为深入解析禽流感病毒与其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重要的遗传学基础。
广东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
4月16日上午,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蚕桑抗病育种中心挂牌暨蚕桑抗病育种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举行,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省科技厅刘炜副厅长,省农科院廖森泰副书记、肖更生副院长,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夏庆友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Juan Enriquez:畅谈基因组学与人类未来
未来学家Juan Enriquez指出,科学发现需要顺应日新月异的密码以及我们对密码的熟练掌握,同时他强调这个看法在基因组学领域的应用
罗氏收购德国肿瘤转化与基因组学公司—Signature
继上一次收购之后,罗氏今天宣布收购德国肿瘤转化学与基因组学公司-Signature Diagnostics ,但未透露交易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