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SCIEX与ISB合作开发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质谱分析方法与技术
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ISB)和AB SCIEX公司签署了一项多年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质谱分析方法与技术,其目的旨在重新定义生物标记研究,并通过全面综合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完善基因组学,这将有助于推动新型医疗护理方法的开发。
Ang Chem Int Ed:邓海腾等阐述发展谷胱甘肽修饰组学的方法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海腾教授研究组在《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ubstrate Profiling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with Engineered Enzymes and Ma
Nature:成神经管细胞瘤的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研究
成神经管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儿童脑瘤。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表了来自人类和小鼠肿瘤的一个全面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数据集以及对组蛋白修饰、RNA转录体和基因组测序所做的分析。
Mol Cell Proteomics:赵英明等蛋白质组学获重要进展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研究所赵英明教授实验室建立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The First Identification of Lysine Malonylation Substrates and Its Regulatory Enzyme"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知名蛋白质组学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
The Scientist:F1000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七大新闻(2011.11.21)
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1. 多聚泛素链在没结合蛋白时激发信号传导通路多聚泛素链(polyubiquitin chain)结合到蛋白质上以便引导它们到特异性的细胞位置或者调控大分子组装或降解大分子。当前的研究揭示多聚泛素链在没有附着到任何蛋白时还能够激发信号传导通路。
F1000基因组学和遗传学七大新闻(2011.6.15-7.15)
Nat Gene:基因组学研究全面揭示玉米遗传多样性及进化机制
2012年6月4日,由冷泉港实验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康奈尔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全球17所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玉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同期发表。
PNAS:许国旺等代谢组学研究获进展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研究成果,研究小组利用其构建的代谢组学技术平台取得重要科研成果。他们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研究组合作,首次发现了肉碱类代谢物在飞蝗两型转变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分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与巨大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