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utus公布口服II类HBV衣壳抑制剂AB-506 Ia/Ib期临床初步数据
2019年07月17日/生物谷BIOON/--Arbutus Biopharma是一家行业领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解决方案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口服衣壳抑制剂AB-506单药治疗Ia/Ib期临床研究健康受试者和2个队列慢性乙型肝炎(CHB)受试者的初步结果。这些结果支持了AB-506作为联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抑制HBV复制的潜力。AB-506是一种口服II类HBV衣壳抑制剂。HBV核心蛋
PLoS Pathog:复旦大学揭示HBV持续感染的新机制
2019年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近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的新研究揭示了乙肝病毒蛋白如何刺激可以破坏抗病毒反应的免疫细胞的增殖,该研究由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Haitao Guo和复旦大学的Bin Wang、JimingZhang和他们的同事们合作完成。这些发现可能解释了乙肝病毒(HBV)如何建立和维持慢性感染,并可能帮助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图片来源:PLOS
强生/Arrowhead启动RNAi疗法ARO-HBV新的三重组合队列患者给药
2019年04月25日/生物谷BIOON/--Arrowhead是一家临床阶段的RNAi治疗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中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AROHBV1001)中,一个新的三重组合队列(cohort 12,第12队列)已启动了患者给药给药,该队列的治疗药物包括JNJ-3989(前称ARO-HBV)和强生旗下杨森制药选择的其他未披露制剂。随着这一新队列的启动
Nat Microbiol:细胞蛋白是HBV感染的“限制因子”
2019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肝脏感染,可导致急性或慢性疾病。尽管有一种疫苗能够提供针对病毒的保护,但目前防止病毒复制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治愈感染者。最近,巴斯德研究所与CNRS合作的科学家证明,细胞蛋白能够通过降解病毒DNA而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案。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影响全球超过2.5亿人,使他们面临严重肝病的高风险,包括肝癌。然而,科学家
研究揭示HBV慢性感染导致肝癌发生的机制
1月1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院天然免疫与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田志刚课题组的研究论文“Breakdown of adaptive immunotolerance indu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HBsAg-tg mice”。该研究在
两项研究揭示一种有望治愈HBV感染的新策略
2018年5月22日/生物谷BIOON/---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和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两项研究,从而为在治疗中断后,免疫系统如何如何作出反应和协助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又称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发现为在未来采取量身定制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框架。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和Journal of Hepatolo
Transgene公司HBV感染治疗疫苗在中国开展1期临床
1月17日,设计和开发基于病毒的免疫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TRANSGENE S.A.宣布,评估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疫苗T101的1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入组了第一例患者。该产品是一种病毒载体,基于TRANSGENE公司的免疫治疗技术开发,能够表达与目前在欧洲和北美临床开发的TG1050相同的专利HBV抗原。T101正在通过TRANSGENE与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在中
Alnylam与Vir达成10亿美元协议,开发治疗乙肝(HBV)的新型RNAi疗法
2017年10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RNAi疗法开发领域的领军企业Alnylam近日与美国加州初创生物技术公司Vir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协议,开发和营销RNAi疗法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包括慢性乙型肝炎(HBV)。双方将推进Alnylam公司的HBV项目,同时将合作开发多达4个额外的RNAi疗法治疗存在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其他感染性疾病。Alnylam公司首席
AAC:新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β有望高效地治疗HBV感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相比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一种新的位点特异性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β(也被称作TRK-560)会更加有效地降低实验性人类来源的细胞和小鼠中的HBV感染,这提示着它可能导致改进的人体HBV感染疗法。
利用CRISPR/Cas9系统治疗HBV感染取得突破性进展
CRISPR/Cas9系统靶向结合特异性的DNA序列,诱导靶DNA双链发生精确切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这样的切割能够被一种被称作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的紧急修复系统快速地修复。NHEJ是高效的,但是并不很准确,因而经常导致一些DNA碱基在修复位点上插入或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