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观测染色质重塑中DNA的B-Z构象转变
近年来,Z型DNA(Z-DNA)的研究引发关注,但是在细胞中对其进行观测还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缺少一种简便可靠的手段对其进行直接观测。最近,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黄青课题组与郑州大学张凤秋课题组合作,利用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并研究染色质重塑中DNA的B-Z构象转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
研究揭示RYBP-/YAF2-PRC1复合物和组蛋白H1介导染色质压缩协同促进H2AK119ub蔓延和继承的分子机制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国红课题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RYBP/YAF2-PRC1 complexes and histone H1-dependent chromatin compaction mediate propagation of H2AK119ub1 during
研究揭示H2A.Z染色质组装的新机制
1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Role of a DEF/Y motif in histone H2A-H2B recognition and nucleosome editing”。该研究揭示了SWR复合物亚基Swc5特异性识别组蛋白H2A-H2B并调控组蛋白H2A.Z进行染色质组装的
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组蛋白变体H2A.Z调节DNA复制起点机制
2020年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DNA复制是一种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这可确保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基因组的精确复制。复制起点(replication origin)决定了基因组复制的起始位置,并调节了整个基因组复制程序。人类基因组包含成千上万个的复制起点。但是,每个细胞周期仅使用其中的10%。那么如何选择复制起点呢?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
研究揭示Chz1识别并组装H2A.Z的分子机制
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变体组装形成特殊的染色质结构,这种与常规组蛋白不同的染色质结构是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组蛋白变体H2A.Z与常规组蛋白H2A具有较为相似的一级序列,H2A.Z是多细胞生物的必需基因,且在基因转录调节、DNA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周政研究组综合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对组蛋白变体的特异识别进行了系统研究,先
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Snf2介导染色质重组的DNA滑动机制
2019年3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染色质重塑剂包括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酶,但是它们似乎具有一种相同的特征:核小体滑动活性。在这些染色质重塑酶中,Snf2作为研究这个蛋白家族作用的原型。Snf2和相关的酶具有两个保守的RecA样小叶,它们本身能够将ATP水解与染色质重塑偶联在一起。这些酶借助ATP水解沿着DNA滑动核小体的机制仍不清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李明(
研究发现组蛋白变体H2A.z调控大脑发育的机制
大脑是一个高度复杂、精密有序的结构。由多样的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等构成复杂的神经元网络,调控着语音、情绪、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等功能。胚胎大脑是研究脑发育机理以及探究某些神经发育疾病的重要模式系统。在胚胎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发生(neurogenesis)始于脑室区(ventricular zone,VZ)和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的神经前体细胞,通过一定的迁
【行云学院】EZH2通过诱导异染色质形成来沉默 microRNA-218的表达
陈扬超博士就胰腺癌高风险基因EZH2通过诱导异染色质形成来沉默microRNA-218的表达的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