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NTD: 纳米技术帮助产生针对多种不同亚型登革热病毒的疫苗
2018年10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UNC医学院的Aravinda de Silva实验室领导的一系列研究中的最新研究表明,使用纳米粒子技术能够提高登革热病毒疫苗的效果。每年估计有还有数百万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25,000人死于登革热感染。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试图制造登革热疫苗,但由于病毒存在四种不同血清型,制造有效的疫苗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一个人要想完全受到登革热疫苗的保护,就需
Hippo信号通路与EB病毒感染型胃癌的肿瘤免疫机制
近年来, 随着多个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获批上市以及多个肿瘤免疫临床试验获得的成功,带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火热, 也给人类带来攻克癌症的信心。然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还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 如只针对某些特定的肿瘤有作用,总体临床应答率低, 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安全性, 肿瘤免疫治疗后的复发等。 这些难点或困惑很多归结为肿瘤微环境的问题。 肿瘤生长不仅取决于恶性肿瘤细胞的遗传改
PLoS ONE:寨卡病毒治疗高危儿童癌症——成神经细胞瘤
2018年7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成神经细胞瘤是第二大常见的儿童肿瘤,即使是很有效的积极治疗,生存率也很低。近日科学家们在寻找治疗成神经细胞瘤的过程中,发现寨卡病毒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的蚊媒病原体,近期研究显示其与出生缺陷有关,因此是独一无二的虫媒病毒。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神经祖细胞可能是寨卡病毒的靶细胞,而成神经细胞瘤也对感染有反应。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成神
高危人群III期临床成功,口服1次24h杀死病毒,效果牛过达菲!
2018年7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宣布,评估新型抗病毒药物baloxavir marboxil在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中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研究CAPSTONE-2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目标。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III期研究,在12岁及以上流感并发症高危人群中开展,评估了单剂量baloxavir marboxil相对于安慰剂和及达菲(奥司他韦
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预警预测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团队在H4亚型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分子机制和跨种间传播预警预测方面取得新的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Avian-to-Human Receptor-Binding Adaptation by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4(H4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从结合禽源到人源受体适应的分子基础)”为题,于8月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
基因测序揭示EB病毒多样性
众所周知,EB 病毒 (Epstein-Barrvires,EBV ) 对人体感染率很高,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IM ),并与某些肿瘤如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gp350是EBV表达的包膜糖蛋白,通 过与细胞受体CD21(CR2 )的结合,使 EBV
Sci Adv:特殊腺病毒亚型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多种疾病的靶向基因疗法
2017年5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进行复制,病毒似乎已经非常擅长利用人类细胞来制造病毒蛋白了,这也就是为何科学家们一直会利用病毒来将有用的基因运输到人类细胞中来帮助缺失重要蛋白或酶类的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原因了。近日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一种关键的结构细节,或有望让病毒作为一种更好的工具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新型疗法。图片摘自:Vijay Re
儿童EB病毒感染不容忽视
北京2017年3月3日电 /美通社/ -- 儿童时期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今天特别邀请到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特级专家,北京怡德医院儿科特约专家陈敏主任,
默沙东抗病毒新药letermovir用于高危骨髓移植受者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III期临床获得成功
letermovir属于一类新的非核苷类CMV抑制剂,在美国、欧盟、日本均被授予孤儿药地位,FDA也已授予快车道地位。
EBioMedicine:EB病毒或可诱发乳腺癌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感染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或可增加某些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关研究或对于乳腺癌筛查及有效预防将带来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