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非编码RNA阻断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与基因表达的沉默相关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

2013-11-21

Science:科学家利用单分子操纵技术观测DNA复制

由于DNA长链常常出现单个碱基的缺失或是损伤,因此DNA损伤相当常见,每天每个细胞大约有100万个分子损害。这些损伤可以造成DNA复制过程停滞,从而导致细胞死亡。为了避免它,细胞利用几个信号通路来绕过损伤继续DNA复制过程。近日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些单分子操纵技术在体外重现了其中的一个过程。相关研究发表在11月30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2012-12-14

DNA条形码技术有助贝类多样性研究

近日,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发表了题为“How DNA Barcodes Complement Taxonomy and Explore Species Diversity: The Case Study of a Poorly Understood Marine Fauna”的研究论文。

2012-11-18

Nature:一种用于控制DNA损伤反应的非编码RNA

2012年5月23日,Nature在线发表了意大利分子肿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Fabrizio d'Adda di Fagagna 课题组的一篇题为Site-specific DICER and DROSHA RNA products control the DNA-damage response的科研论文,报道了一种新的非编码小RNA 用于在DNA损伤部位控制DNA 损伤反应的激活。

2012-11-18

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引领孕检新时代

几十年前,生物学家们都发现胎儿细胞会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但由于技术上没能取得突破,至今生物学家们都不能将这些母体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分离出来应用于无创性的产前诊断。转机出现在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的Dennis Lo教授率先发现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漂流”的胎儿DNA。即便是在怀孕初期,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的游离DNA含量也在5%左右。

2011-08-11

Nat Biotechnol:新型DNA测序技术或将加速个体化疗法的开发

2013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DNA测序技术,可以确定个体特殊的遗传序列来自于父亲还是母亲,这项研究将加速研究者对与基因相关的疾病的研究,并且也将改善个体器官移植的配对成功率。

2013-11-04

新突破:DNA技术能提前10年预测癌症

 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体长度可作为预测未来是否患癌症的生物指示,据国外媒体报道,受益于一项DNA突破技术,未来科学家能够提前十年预测到人体可能出现的癌细胞。这项发现与端粒体有关,它是染色体末端的“生

2015-05-06

DNA技术竟然还能这么玩?

向来以不正常人类姿态出现的OK Go乐队(就是之前长镜头MV玩伞的乐队)最近决定推出他们的最新专辑“饥饿鬼魂”,发布的媒介居然是DNA。

2015-03-26

:开发出利用基因枪传送DNA技术拯救免疫系统

胸腺内单分子标记阳性T细胞发育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2012年2月26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来自美国罗耀拉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大有希望的新技术:它能潜在地将免疫系统杀伤性T细胞(killer T cell)变成更加强有力的对抗感染和可能对抗癌症的武器。 这种技术涉及传送DNA到免疫系统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2012-11-18

J Parasit:DNA条形码技术的新应用

FIG Source:unalotropo.com 运用一种DNA条形码技术来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科学家就可以识别出寄生蠕虫的不同种类以及生活周期,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提出建议,人们的食物是否会违背犹太教饮食规则,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已经于近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Journal of Parasitology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人类的食物中尽管含有一些线虫,但是依然符合犹太教的饮食规则。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