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准确地预测细胞如何修复CRISPR诱发的DNA断裂

2018年11月9日/生物谷BIOON/---当双螺旋DNA因损伤(比如X射线暴露)发生断裂时,细胞中的分子机器会开展基因“自动校正(auto-correction)”,从而将基因组重新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修复通常是不完美的。细胞中的天然DNA修复过程能够以一种看似随机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在断裂位点处添加或移除DNA片段。利用CRISPR-Cas9编辑基因能够在特定位点上让DNA发生断裂,但是这可能会

2018-11-09

Nature:对胚胎进行CRISPR/Cas9基因编辑会导致大片段DNA缺失

2018年8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南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研究所、拉筹伯大学、新加坡-麻省理工技术研究联盟和美国天普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实现胚胎基因编辑潜在益处的一个重大障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8月9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arge deletions induced by Cas9 cleavage”。论文通信作者为阿德

2018-08-10

俄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首例动物试验

俄罗斯科学院和奔萨农业大学发布消息,俄科院信息技术和设计研究所研发的俄罗斯首台外科手术机器人在俄国立奔萨农业大学成功完成了首例动物试验手术。俄科学院信息技术和设计研究所于2017年研发出俄罗斯首台外科手术机器人。医生可通过计算机操控台监控机器人手术的全过程,操控台可位于本院,也可通过网络从其他城市实时在线远程操控完成手术。与美国“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相比,俄罗斯首台外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了数字化,并

2018-07-06

Science子刊:利用磁性微型机器人在活动物体内靶向运送细胞

2018年7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磁铁驱动的微型机器人(microrobot)将细胞运送到活的斑马鱼和小鼠体内的预定位点。他们提出使用这些具有头发宽度的微型机器人作为再生医学和细胞疗法的运送载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27日的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velopment of a magnetic

2018-07-04

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争夺战打响

2016年全球共有4000余台医疗机器人,然而,几乎所有的手术机器人都来源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市的Intuitive Surgical。这家公司最为瞩目的产品即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亦称之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3D显示效果卓越,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空间距离;仪器挡板可以为医生提供手臂支撑,极大的免去了长时间手术带来的疲劳,但机器价格高达2000万元。正是因为这一缺点,竞争

2018-06-03

3D打印探索制造软体机器人

这条章鱼,可能是个假章鱼。深海里的软体生物一直都是神秘而暗黑的存在,像章鱼和乌贼这样的头足类动物更是机器人世界的灵感来源。The 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与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对软体机器人进行探究。该研究小组近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面对庞大的障碍时,无脊椎机器人拥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挤进或绕开障碍物。因此该研究小组展开了对软体机器人的制造。与2016年12月问世的全球

2018-04-22

科大讯飞机器人落地 和基层医生一起坐诊

日前,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机器人正式开始在合肥庐阳区“实习”,辅助基层全科医生每天完成诊疗工作。据了解,“智医助理”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由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可以根据医生和患者的对话迅速生成了电子病历并给出了病情诊断,医生在看到“智医助理”的诊断后进行确认,此后便可通过“智医助理”查看病人病史,还可查询相似病例、临床指南和该对症使用的药品。科大讯飞官方表示,通过智能语音相关技术,“智医助

2018-03-10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医学纳米机器人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

DNA 纳米机器人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丁宝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课题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颜灏课题组合作,在医学纳米机器人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A DNA nanorobot functions as a cancer therapeutic in response to a molecular trigger in vivo 为题,发表在 N

2018-03-08

Nat Biotechnol:我国科学家利用DNA纳米机器人在体内高效靶向癌症

2018年2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开发出的DNA纳米机器人能够在血液中运行,发现肿瘤,并且递送一种导致血液凝结的蛋白,从而导致小鼠中的癌细胞死亡。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1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DNA nanorobot functions as a cance

2018-02-13

新型可穿戴机器人问世,人工肌肉指日可待!

2018年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们距离人工肌肉又更进一步了!尽管器械矫形学由来已久,但是迄今为止用于补充肌肉力量的矫形工具却鲜有创新。目前,一个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穿戴机器人,可在人步行时支撑髋关节。这个研究团队由日本信州大学纺织科学与技术教授Minoru Hashimoto领导,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上。

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