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tics:深度DNA测序技术揭露中草药的化合物成分及毒性

本研究中所用的四种中药样品:A:熊胆汁晶体 B:赛加羚羊角粉末 C:牙痛一粒丸 D:八宝清心散 近日,来自澳洲莫道克大学的研究者运用新的DNA技术来揭示动物和植物传统中药的药物组分(TCMs),一些检测中药样品中包含有一些潜在的毒性植物成分、变应原以及将要绝种的动物残痕。

2012-11-18

Nature:测序技术解码DNA折叠方式

染色体DNA包含着所有有机体的信息蓝图,人类有23对染色体,可以在人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知道基因如何来调节。尽管科学家们发明出了理解DNA一维结构的方法,但是截至到现在,对于DNA各个不同部分在细胞核中是如何折叠的却并不清楚。近日,来自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运用一种强大的DNA测序方法,研究了细胞核染色体中DNA的三维折叠结构,分析了DNA基本的折叠原则以及在基因调节中扮演的角色。

2012-11-18

Lab on a Chip:开发出可进行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新型流体技术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微流体技术,用于快速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Lab on a Chip上。 我们都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耐药性极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其在自然界随处都可以发现。

2012-09-18

Analy Chem:监测HIV的新型移动DNA检测技术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简便高准确率的检测技术,来检测患者机体中的HIV迹象及病情发展程度。

2014-06-09

PNAS:新技术使DNA合成过程可视化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了瑞士苏黎士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新物质,可用来标记和观察动物体内的DNA合成过程。该技术的应用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策略。 详细了解动物体内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是理解生物系统和设计疾病治疗策略的必要条件。通常,通过人工合成小分子标记物掺入生物体自身合成过程来达到可视化DNA合成的目的。

2012-11-18

PNAS :控流技术高通量检测细胞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ino Di Carlo团队开发出一种微控流芯片,这种装置可以以每秒2000个细胞的速度进行高通量筛选。该装置使细胞列队通过微小的孔径,对单个细胞表面的大小和形变能力等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并利用自动化的图像记录和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生化方式更加简单、快速,且成本低廉。

2012-11-18

Nat Biotechnol:新型DNA测序技术或将加速个体化疗法的开发

2013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来自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DNA测序技术,可以确定个体特殊的遗传序列来自于父亲还是母亲,这项研究将加速研究者对与基因相关的疾病的研究,并且也将改善个体器官移植的配对成功率。

2013-11-04

PLoS ONE:一种新DNA检测技术——激光投射谱

利用激光投射谱检测DNA示意图 美国诺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一种新的DNA检测方法很可能适合于很多实际应用。物理学家Carol Tanner和Steven Ruggiero领导该研究小组研究一种称作激光投射谱(laser transmission spectroscopy, LTS)的新技术的应用。

2012-11-18

Nat Biote & Nat Gene:新技术重新速写DNA信息 助科学家深入理解DNA语言

DNA重写的图例,魏兹曼研究所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推进了我们对于遗传代码的理解,这种方法是将大量预先设计好的DNA片段引入活细胞的基因组中,然后检测其引入后对基因组的改变。(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读取DNA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12-11-18

新一代DNA测序技术总览

原文刊登于《分析化学》综述 Analytical Chemistry原文标题:Landscape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索引信息:dx.doi.org/10.1021/ac2010857 | Anal. Chem. 2011, 83, 4327–4341原文作者:Thomas P. Niedringhaus, Denitsa Milan

201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