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构建手性1,4-二氮卓结构模块研究获进展
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苏沃雷生是一类新型的催眠药,201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的首个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但苏沃雷生的关键结构单元手性1,4-二氮卓环的高效合成仍具挑战性。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继利用亚胺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
Cell Rep:RNA酶新功能——去除DNA-RNA杂环结构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Brian Luke和Helle Ulrich教授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已经破译了如何协调两种酶RNase H2和RNase H1从染色体上去除RNA-DNA杂合结构。RNA-DNA杂合体对于促进正常的细胞活动(如基因调控和DNA修复)很重要,但过多也有DNA受损的风险,并可能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 Brian和Helle在今天
酶促对映选择性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键中间体取得进展
吗啡烷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如镇咳药物右美沙芬)的骨架结构,可以由关键中间体1-苄基八氢异喹啉衍生物经三步化学反应获得。该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有经典的拆分法、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氢化法以及环己胺氧化酶与硼胺结合的去消旋化法,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立体选择性差、生产成本高、原子经济性差或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
研究发现DNA去甲基化酶ROS1负调控基因印记和种子休眠新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黄朝锋研究组和朱健康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DNA demethylase ROS1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imprinting of DOGL4 and seed dormancy in Arabidopsis tha
首次从结构上揭示酶DNMT3A介导的DNA从头甲基化
2018年2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解析出一种在DNA甲基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酶的晶体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2月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DNMT3A-mediated de novo DNA methylation”。图片来自Song lab, UC Riversi
单分子酶促反应分子马达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实现了对界面酶分子的单分子实时荧光成像,通过对运动轨迹的分析发现酶分子的趋向运动(Chemotaxis)是平动与转动的竞争平衡结果,相关工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液体中的分子通常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对于有催化活性的酶分子而言,它们可利用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转化时释放的能量驱动其自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CRISPR/Cas系统的Cas1-Cas2整合酶发现靶DNA机制
蛋白IHF(蓝色)在CRISPR短回文重复序列的上游产生一种个急转弯,从而允许Cas1-Cas2(绿色和黄色)识别和结合插入位点。图片来自Addison Wright, UC Berkeley。2017年7月21日/生物谷BIOON/---CRISPR/Cas系统是在很多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免疫系统。在细菌中,这种系统依赖Cas1-Cas2整合酶捕获和整合短的外源DNA片段到它们的基因组中的CRISP
Nat Biotechnol:利用DNA重组酶编程人细胞,执行逻辑运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改造哺乳动物细胞,从而允许对它们进行编程,让它们以期望的方式发挥功能。
PNAS:华中科大发现自然界首个不需要引物的 DNA 聚合酶
2017 年 3 月 7 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斌课题组与哈佛大学和日本地球海洋科技局合作完成的最新成果:Deep-sea vent phage DNA polymerase specifically initiates DNA synthes
单链DNA介导的人工限制性内切酶PfAgo或可用于捕获基因簇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识别DNA序列并在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附近进行切割的细菌蛋白。大多数限制性内切酶如II型限制酶,只能识别较短的DNA序列(如4-8bp),这大大限制了这种酶在DNA重组技术中的应用。为了克解决以上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