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CYP2D6有望成为治疗帕金森氏病新靶点
2013年1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科学家通常给予模型动物注射或食用化合物MPTP或者海洛因来模拟帕金森氏病。MPTP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产生包括震颤,走路困难等肌肉控制问题。 通常认为MPTP致病机制是MPTP进入神经系统之后被位于神经元线粒体上的MAO-B酶转化为毒性化合物MPP+。之后MPP+通过特异的转运体转到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抑制线粒体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Nature: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多巴胺 D2受体通过调控aB-晶状体蛋白抑制神经炎症反应
12月16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嘉伟研究员课题组的题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多巴胺 D2受体通过调控aB-晶状体蛋白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的论文,展示了他们在神经炎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辉瑞授予SatRx公司T2D候选药物PF-00734200全球性开发及商业化权利
2012年7月6日,辉瑞(Pfizer)授予ChemRar集团旗下SatRx公司2型糖尿病(T2D)候选药物--DPP(1)-IVi化合物(PF-00734200)的全球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此次许可协议是建立在2011年ChemRar集团与辉瑞签署的MOU框架之上。
Cancer Cell:阻断周期蛋白D1药物有望治疗乳腺癌和白血病
2012年10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新的由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科学家们完成的研究证实,针对癌症异常蛋白质将能抑制乳腺癌和白血病。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10月16日出版的Cancer Cell杂志上。Peter Sicinski医学博士是论文的主要作者。 实验研究针对两个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周期蛋白D3,这两个蛋白是控制细胞生长周期的关键。
Diabetologia:维生素D缺乏与1型糖尿病
2012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D3和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相关性。 这项近6年的研究,涉及了近2000人的血液样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维生素D3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这一研究发表在十二月的Diabetologia杂志上。
Stroke:3D T1加权梯度回波序列有助预测颈动脉支架相关的脑栓塞
预防脑栓塞是颈动脉支架(CAS)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日本Mie医学研究生院神经外科的Hiroshi Tanemura 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于2012年11月20日在线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发现:3D T1加权梯度回波(3D T1GRE)序列有助CAS相关脑栓塞的预测。
Nat Commun:周期蛋白Cyclin D1调控乳腺癌中microRNA的加工生成
Soft Matter:在2D模式下可借助光线创造3D物体
11月1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简单的方法,仅仅使用光线就可以把二维(2D)模式转换成三维(3D)物体。 关于此项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题为:《通过吸收光使聚合物薄片自动折叠》(Self-folding of polymer sheets using local light absorption)...
PLoS One:TBC1D3蛋白将给Ⅱ型糖尿病治疗带来希望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一种对胰岛素敏感的潜在调节子,众所周知,胰岛素是控制我们血糖水平的一种激素,新的研究发现将帮助科学家寻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针对因为不能自行调节血糖而引起的Ⅱ型糖尿病、肥胖以及其它健康问题。这项研究成果于2月13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LoS On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