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HbA1c≥5.9%是检测妊娠糖尿病和高危妊娠的最佳阈值
孕早期HbA1c≥5.9%(41mmol/mol)被确定为糖尿病检测及识别不良妊娠结果风险增加的孕妇的最佳阈值。此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为HbA1c≥6.5%(48mmol/mol)。
ESC2013:安进AMG 145显著降低LDL-C水平
2013年9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8月31日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3)上,安进(Amgen)公布了有关实验性单抗药物AMG 145的4项II期研究的汇总数据。 这些为期12周的II期研究,在高胆固醇患者中开展,评价了AMG 145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
Developmental Cell:着丝粒功能建立与维持的关键因子CENP-A的装配机制被揭示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分析,详细地阐述了CENP-A分子上的Ser68可以通过可逆磷酸化修饰来调控HJURP识别与结合的能力。
赛诺菲称Lyxumia结合基础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能降低HbA1c水平
2012年6月9日,赛诺菲(Sanofi)公布了GetGoal Duo 1和GetGoal-L研究的数据。数据表明,Lyxumia(lixisenatide)结合基础胰岛素及口服康糖尿病药物(oral anti-diabetic agents,OADs),显着地降低了首次启动胰岛素治疗(起始治疗的12周内)或已经经过胰岛素治疗(平均3.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Nat Genet:研究发现维生素C改变重要表观遗传修饰酶的功能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组、陈捷凯研究组和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徐国良研究组最近的合作研究结果证实:维生素C调节了TET1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于2013年10月27日在线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Cell:颠覆癌症教条—蛋白激酶C其实不是肿瘤推手
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颠覆了几十年的老教条。酶长久以来一直被科学家归类为促进癌症的。其实,肿瘤抑制和目前临床上大力发展抑制剂类药物而应该着眼于恢复酶的活动.
PLoS ONE:c-Abl-Hippo/MST2信号通路调节神经元细胞死亡
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MSTs)是果蝇hippo的同源物,在调节细胞死亡,控制器官大小,细胞增殖及肿瘤发生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MSTs通过剪切,自身磷酸化,并磷酸化下游靶点(如组蛋白H2B及FOXO),促进了凋亡的发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袁增强课题组发现,c-Abl-Hippo/MST2信号通路调节了神经元细胞的死亡。
:糖尿病伴肾病者必须控制好HbA1c水平
美国阿拉贝塔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观察性研究发现,患有糖尿病和3或4期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过高和过低均与预后差有关。其研究结果近日被发表在《内科学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维C银翘片甄别结果的通报
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派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赴香港卫生署进行了现场比对取证,得到香港卫生署的支持和配合。根据香港卫生署提供的通报函,香港医院管理局所检验的产品样本是由患者交给医院化验。香港医院管理局接收产品样本是已开封的产品塑料瓶,内装有一粒白色药片,没有外盒和说明书,香港医院管理局在检验前已拍照留证。
国食药监:品种维C银翘片存安全性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