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对中国血流感染致病细菌携带耐多黏菌素基因mcr-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取得重要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101285)等资助下,浙江大学俞云松教授研究团队与其领导的全国临床和微生物协作网,通过对携带mcr-1基因的质粒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mcr-1基因的传播机制,临床资料显示mcr-1阳性菌株目前没有对感染病人的预后造成影响。
Immunity:呼吸道记忆CD4 T细胞抵抗病毒感染机制
说到冠状病毒,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十几年前我国爆发的“非典型肺炎(SARS)”以及最近流行的“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冠状病毒的爆发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找到有效的广谱性疫苗成为解决该类型疾病的主要方式。
Science: 新型CD4 T细胞亚群调节肠道炎症反应
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对于限制由外源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肠道中,pTreg主要存在于固有层(lamina propria)中,而上皮间存在的CD4 T细胞同样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这部分CD4 T细胞依赖视黄
Nature:CD4细胞帮助病毒中和抗体进入神经组织
血液中循环流动的抗体能够进入大部分组织对病原体进行清除。而“免疫豁免“的组织与器官,比如大脑与外周神经系统,则会通过血-脑屏障以及血-神经屏障阻止抗体的进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抗体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进入这
2020年分子诊断市场有望达到93亿美元
据美国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分子诊断市场的规模有望从2015年的近6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9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9.3%。
赛诺菲&阿斯利康共享21万小分子化合物
最近医药巨头赛诺菲和阿斯利康达成开放创新合作,其中包括双方互换共享21万个化合物小分子,此项合作旨在便利双方开发筛选更大范围、多样性的小分子药物。
Stem Cell Rep:利用单一分子将B细胞重编程为巨噬细胞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基因组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表示,只需要一种分子就可以将产生抗体的B细胞重编程为巨噬细胞,这种转化是有可能的,因为名为C/EBPa的转录因子可以使得细胞发生短路以便其可以重新表达胚胎发育的基因。
Arch Intern Med:梅毒与男性HIV感染者中CD4细胞数量快速下降和病毒载量增加相关联
根据一篇于2012年7月23日在线发表在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上的论文,在遭受HIV病毒感染的男性体内,梅毒(Syphilis)与CD4细胞数量的快速减少相关联,也与病毒载量(viral load, VL)增加相关联。
Nat Rev Immunol:CD4辅助1细胞可诱导肿瘤细胞衰老
CD4+ T辅助1(TH1)细胞与诱发肿瘤细胞生长停滞,而非根除的抗癌免疫反应有关。但肿瘤生长的机制仍然是未知的。 由于在胰岛细胞中表达了SV40大型T抗原,RIP-Tag2小鼠发育出胰腺肿瘤。之前利用这种小鼠模型发现,大型T抗原特定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减弱了胰腺肿瘤的生长,同时没有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这增加了这些小鼠的存活几率。
PLoS ONE:阻断HMGA1分子降低肿瘤恶性程度
2013年5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抑制肿瘤细胞中一种基因,细胞的生长将被停止,同时肿瘤组织扩大和蔓延到远端器官将被阻断。研究人员希望,这种所谓的“关键调控因子”基因可能是开发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的靶点。 此调控因子通常在成体细胞中处于关闭状态,但它在胚胎发育过程和所有高度侵袭性肿瘤中非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