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线粒体母系遗传或源于细胞“噬”

线粒体是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其基因只能母系遗传而与细胞的基因组不同。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的这种母系遗传或许源于“自噬”作用,父系的线粒体在受精卵中就被消化掉了。 线粒体主要负责给细胞供应能量。科学家早已认识到,只有母系线粒体的基因才能遗传给后代。根据这一原理,现代人类的共同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十多万年前的某个非洲女性,即“线粒体夏娃”。

2011-10-19

The EMBO Journal:噬作用可影响干细胞活化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细胞保护机制和其肌肉干细胞激活之间的关联。细胞自噬作用可再循环其“结构部件”,并在其营养不足时产生能量。科学家们在EMBO杂志报告说,当这种保护机制被运作时它似乎也协助干细胞被激活。

2014-10-17

Sci Transl Med:噬作用是肿瘤生长所必须

来自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作用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日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细胞的自噬作用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自噬作用的2条基本通路是巨噬作用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作用(CMA)。巨噬作用在肿瘤中的作用已经阐明,抑制巨噬作用可诱发肿瘤的发生。

2012-11-18

Reddy实验室接到投诉 美国收回大量辛伐他汀

日前,由于有消费者投诉Reddy实验室的辛伐他汀片剂有发霉、陈腐的味道,所以该实验室自美国收回了60,000瓶剂量为10mg及40mg的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配合节食运动使用,用来减少血液中有害胆固醇(又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LDL-C)的量。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称,据商业标准报报道:印度制药商的调查指出去年发现了同一污染物的存在,因此该公司不得不召回了25896瓶的药物。

2011-08-25

PLoS Genet:PSEN1基因变异与ApoE4基因协同增加患阿尔茨海默氏症风险

2013年10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先前没有被视为阿尔茨海默氏症危险因子的一个基因变异,其实可以增加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几率。当该基因变异与促发疾病风险的其他已知基因变异共同存在时,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几率明显升高。

2013-10-24

MOL CELL:精氨酸的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细胞噬的活性

2013年10月22日,张宏课题组在《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rginine Methylation Modulates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PGL Granules in C.elegans”的论文。

2013-10-24

沃森生物撤疫苗申请

能预防7种可能引起肺炎球菌的结合疫苗,打1针需要花费860元,4针需要3440元:“填补国内空白”、能预防9种可能引起肺炎球菌的结合疫苗,岂不更贵?2010年11月,沃森生物上市时,曾在《招股意向书》中披露,公司自主研发的“九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已于2010年4月申报临床批件。

2012-03-12

吉林农大研究复寄生蜂超寄生行为获进展

来自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evaluationoftheValueofAutoparasitoidsinBiologicalControl”的文章,系统准确地研究了自复寄生蜂的超寄生行为,对重新认识自复寄生蜂的进化地位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One杂志上。

2011-08-08

Cell Reports:噬调节癌细胞死亡的机制

最近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当面对化疗等应激,癌细胞自噬过程可能让癌细胞恢复和分裂,而不是死亡。

2014-04-07

Cell Reports:干扰催乳素与其受体结合加剧癌细胞

在化疗或放疗的压力下,一些癌细胞通过“消耗”一部分自己逃避死亡,使它们能够在治疗下基本保持“睡眠”状态,之后“苏醒”变得更强硬,能抵抗治疗。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干扰一个促癌蛋白及其受体可以把这个耐药机制转变成致命的,失控的“自我吞噬”。

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