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研制出可降解新型肿瘤诊疗制剂
近期,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一种新型超小纳米铼制剂,具有优良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实现了肿瘤的安全有效诊断和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化学科学》,并被推荐为当期封面文章。据介绍,由于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纳米金等贵金属纳米材料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贵金属纳米材料不易生物降解,存在长期滞留在体内的风险,阻碍了其进一步的临床转化。研究发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关于鼓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试行)》(国科发资〔2018〕
浙江家和制药胃尔康片获评“2018年度民族中药匠心产品”
2019年6月2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天府中药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国中医药产业创新大会”在四川省彭州市完美落幕。浙江家和制药有限公司受邀出席,并与国家部委领导、行业专家、医院院长、企业家领袖等医药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并分享中药产业创新发展中最前瞻的理念及趋势。6月2日,在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天府中药城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国中医药产业创新大会”上,浙江家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胃尔康片获评“
我国学者首次阐述认知训练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
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支持下,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干预新方法的研究”项目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并阐述了其作用机制。项目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提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系统论模型,主张痴呆的预防和干预研究可以针对疾病的致病通路层面和系统性改变层面同时开展,并在该系统论模型的指导下,开展了国际首个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
我国学者新方法实现食管腺样囊性癌精准诊断
食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临床上容易被误诊。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武林、赵加荣等学者研究出一种新技术方法,将传统组织学形态与新型免疫标志物相结合,实现了对食管腺样囊性癌的精准诊断,对临床确诊及正确设计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医学学术期刊《国际临床与实验医学》发表了该研究结果。食管癌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实际上根据病源可分为多种类型,食管的表层粘膜
Sci Transl Med:华人学者开发纳米纤维-水凝胶复合材料促进软组织再生
2019年5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凝胶,这种凝胶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时,可以让新的软组织生长从而取代失去的组织。在这项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开发这种凝胶的过程,以及它在实验大鼠和兔子身上的效果。当一个人因为意外事故、感染或外科手术失去了一大块软组织时,外科医
Cell Sys:华人学者发现影响肿瘤生长及抗癌免疫反应的基因
2019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和破坏癌细胞的免疫疗法是目前癌症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但是许多病人对免疫治疗无响应,而科学家并不清楚背后的原因。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这个领域又前进了一步,他们找到了癌细胞中导致形成癌症并影响肿瘤微环境的遗传信息。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Systems》上,研究人员利用体内CRISPR筛查在基因组层次对导致不
华人学者利用光热疗法突破实体瘤障碍!
2019年4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Jonsson综合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在CAR T细胞治疗期间加热实体肿瘤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研究人员发现,将光热消融的加热技术与CAR T细胞灌注结合在一起,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长达20天。在接受联合治疗的小鼠中,33%的小鼠在20天后仍然没有肿瘤。图片来源:Advanced Mate
2018财务年度: 勃林格殷格翰增长与投资两翼齐飞
肿瘤、纤维化疾病、免疫及代谢性疾病领域在研管线充盈所有业务的营业增长均超越市场平均水平2017年收购的动物保健业务顺利完成技术层面整合研发驱动的制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今日宣布,2018年实现净销售额175亿欧元。 排除汇率影响及2017年与赛诺菲业务互换带来的一次性影响后,净销售额增长4%。研发总支出达到32亿欧元(+ 2.8%),占年销售额的比例增长至18.1%。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始终专注于特定
AACR两项早期研究:CAR-T疗法在实体瘤中展现出潜力
目前,CAR-T疗法在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癌症方面表现出积极的疗效。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努力在实体瘤中复制CAR-T对抗血液癌症的业绩。但是,这一应用却面临着多重阻碍——与白血病、淋巴瘤不同,实体瘤更具有异质性,且会表达更多的肿瘤蛋白(这会增加CAR-T细胞准确靶向肿瘤的难度)。“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并不是都表达相同的肿瘤蛋白,所以仅仅只靶向一种蛋白质可能会限制CAR-T疗法的功效。”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