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命科学》于2015年第6期出版纪念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专刊

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的意义与影响。

2015-06-09

QS亚洲大学排名发布 大陆25所高校进100

第七届《QS亚洲大学排名》今日发布,新加坡国立大学仍居首位,香港大学第二,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三,北京大学与去年相比提升一位,位列第七,居中国大陆高校之首。榜单显示,25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亚洲大学100强。

2015-06-11

The Times公布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生命科学50

导读:在生命科学类50强中,大多是北美地区,以及欧洲的学府,亚洲地区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日本东京大学,上榜的亚洲地区高校还包括日本京都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中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今年荣获了2012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名噪一时。

2015-03-26

Science:揭示蛋白质折叠相关研究的50年进展

2012年11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50年前,科学家们首次提出了关于蛋白质折叠的问题,随后研究者们在巨型计算机、新材料、药物开发以及人类基本生命过程的理解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其中就包括在蛋白质折叠相关的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疾病以及II型糖尿病等。

2012-11-26

空气污染使50岁以上人群大脑变老三年

研究显示,城镇中较高水平的空气污染将使50岁以上人群的大脑变老达3年之多。 科学家已经发现,接触较高水平的空气污染可能导致50岁以上人群大脑能力的退化。早先的研究也认为,心脏和呼吸疾病风险的增加可能是由空气质量差所致。 在一项对将近1.5万名老年人进行的调查中,美国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可能是导致思考力下降的一项重要环境危险因素。

2015-03-26

英国克隆之父称人类克隆将在50年内变成现实

据国外媒体报道,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爵士称,那些在悲惨事故中失去子女的父母将能在未来50年内借助克隆技术,让他们的子女得到“重生”。 戈登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从事的克隆蛙工作,让爱丁堡科学家在1996年成功创造出克隆羊多利。他称,未来50年内人类就能实现自身的克隆。

2015-03-26

张令:HECT类泛素连接酶Smurf1的激活、灭活机制及其疾病相关性研究

2015年6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6月4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蛋白质修饰与降解论坛"在上海波斯特大酒店隆重开幕。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的张令强研究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做了题为"HECT类泛素连接酶Smu

2015-06-04

GlobalData最新发布,盘点2014年全球药物销售排行榜Top50

GlobalData 2014年药物全球排行榜最新公布:艾伯维关节炎药物Humira(阿达木单抗)销售额1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吉利德抗丙肝药物Sovaldi、Harvoni紧随其后,两种药物销售额合计124亿美元。

2015-06-09

解析2014医药竞争力20榜单:外延式扩张的最佳时机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评选历时六年,评选结果逐步得到了医药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如果说医药上市公司是医药企业中的杰出代表,那么20强上榜企业更是医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优异表现和强势崛起

2015-03-26

全球生物制药企业风险基金联盟Top12

当制药企业还在为R&D前期投入资金之巨大而苦苦挣扎时,VC(风险投资)恰好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