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刊:鼻腔菌群也能影响大脑!上海交大/上科大团队发现,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降解性激素介导抑郁行为

这项研究表明,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降解性激素,影响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从而诱发抑郁样行为。

2025-09-25

鼻腔疫苗——呼吸道感染的终极防御新策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鼻腔疫苗是安全的,能够预防病原体入侵,并在黏膜表面和全身性位点抑制严重疾病。

2025-05-14

Microbiol:李敏/胡霁/骆艳丽等合作揭示鼻腔菌群稳态失衡通过“鼻-脑”轴促进抑郁发生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上呼吸道菌群稳态失衡、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丰度增加并通过新型羟基类固醇脱氢酶降解宿主鼻腔环境中的睾酮和雌二醇,导致大脑多巴胺和5-HT浓度降低,经“鼻-脑”轴调控抑郁发生的新机制。

2025-09-27

Nature刊:溶瘤细菌来了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由奇异变形杆菌(A-gyo)和沼泽红假单胞菌(UN-gyo)组成的肿瘤驻留溶瘤细菌联合体(二者比例为精确的 3:97),其通过选择性肿瘤内血栓形成和坏死引发强大的抗癌效应。

2025-08-07

Cell刊:人类存在“呼吸指纹”

该研究表明,人类拥有“呼吸指纹”,即独特的鼻腔呼吸模式,而且可用于预测身体指标以及情绪和认知状态。

2025-06-21

麦角硫因研究登上Cell

这些结果表明,抗氧化营养素的共生互益型交叉互养可强化了微生物能量代谢,这一机制或能解释疾病风险在个体间的差异性表现。

2025-08-06

上海大学发表最新Cell刊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仿生纳米疫苗,通过诱导泛凋亡(PANoptosis)并重塑促结缔组织增生的肿瘤微环境,激发强效抗肿瘤免疫、降低复发风险并抑制转移。

2025-08-23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刊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虚拟筛选和机制研究,确定了罗西替尼(Rociletinib,简称ROC,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 EGFR 抑制剂)是一种强大的铁死亡抑制剂。

2025-07-10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Nature刊论文

这项研究表明,α-酮戊二酸(α-KG)通过 AMPK 翻译与能量感知相关联,并提出靶向 α-KG-YBX1 依赖的 AMPK 翻译,能够使人类癌细胞对能量应激更敏感,从而用于癌症治疗。

2025-08-26

厦门大学发表最新Cell刊论文

该研究表明,遗传-营养相互作用控制着昼夜节律增强子-启动子动态变化及肝脏脂质代谢。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