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公布2020十科学突破:新冠疫苗研发、CRISPR治愈疾病、AI预测蛋白结构等上榜

当地时间12月17日,在《Nature》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发现”后,《Science》杂志也紧随其后,按照惯例评选了本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生命科学领域占得一半席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研发居于榜首。COVID-19疫苗带来希望之光2019年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当全世界陷入恐慌之时,1月12日中国科学家向世界公布了

2020-12-20

中科院专家提取2600年前墓DNA信息

来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消息,近日,中科院专家应邀来到洛阳,对新发现的2600年前戎王级大墓(编号M15)进行骸骨样本采集,以便通过提取相关的DNA信息,探寻陆浑戎这一族群与中原人群的融合、互动行为,为民族融合提供更多参考依据。近日,一座春秋时期戎王级大墓在河南洛阳徐阳墓地被发现,进一步印证了2600多年前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探索

2020-12-12

默沙东/卫材Keytruda+Lenvima验证性3期研究获成功!

与化疗相比,K+L组合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总缓解率(ORR)。

2020-12-17

Nature公布2020年度十发现,最受欢迎的果然是“头等大事

魔幻的2020即将接近尾声,这一年,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给全世界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科研人员的努力并没有就此按下暂停键。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许多满怀信念的人们仍在艰难中前行,为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的美好贡献力量。当地时间12月14日,顶级期刊《Nature》在最新的一篇报道文章中盘点了2020年度十大重磅科学发现,其中压力如何使人“白头”成为最受欢迎的突破

2020-12-15

Nature公布2020十年度人物:李兰娟、张永振、谭德塞、福奇等上榜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世界都处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风险之下。但越是危机时刻,越能见证不平凡。继顶级期刊《Nature》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发现”后,今天,该期刊继续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探讨了今年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以及这些科学进展背后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李兰娟:提出封城建议李兰娟院士建议封锁武汉,以控制最早的COVID-19爆发。202

2020-12-16

12月起 5新规将影响医疗卫生界

 医药代表备案制要落地了!业界一直在热议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要正式落地了。2020年12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此次《办法》明确提出医药代表不得有七类行为:不得未经备案开展学术推广等活动;不得未经医疗机构同意开展学术推广等活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实施收款和处理购销票据等销售行为;不得参与统计医生个人开具的药

2020-12-02

研究揭示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柳灌丛发生衰退死亡的生理机制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最大的沙地之一,建设人工固沙植被是该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的重要手段,黄柳作为当地的优良乡土固沙灌木在固沙植被建设中被广泛使用。自然条件下,黄柳通常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定植;流动沙丘前移导致丘间地的黄柳被沙埋,凭借较强的沙埋适应性,黄柳在背风坡表现出较好的长势和较高的群落优势度;随流动沙丘继续前移,留在迎风坡上的黄柳逐渐发生衰退死亡(图1)。为

2020-11-22

卫健委发布新文件 村医「换血」加速

 村医“大换血”加速,具体实施细则来了!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的意见》,要求有关省、自治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于2020年11月30日前将本通知贯彻落实情况报送国家卫健委。基层医师公社发现,近期多地加快落实脚步。以湖南省为例,昨日(11月28日),湖南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

2020-11-30

研究揭示丽轮枝菌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和次生代谢以影响致病性的机制

微生物,特别是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谢物,该物质和初生代谢物不同,其非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但对微生物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应对非生物胁迫还是生物胁迫。大丽轮枝菌是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原,影响棉花纤维的产量和品质。在侵染宿主时,大丽轮枝菌会分泌大量次生代谢物,这些次生代谢物干扰了宿主的正常生命活动,使宿主免疫力

2020-12-06

幕将启,共襄这场生命健康领域的年度盛会!

 2020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暨博览会,12月9日-11日,即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这场行业盛会来头不小,亮点不少,号称年度最不容错过的生命健康科技嘉年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