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黄柳灌丛发生衰退死亡的生理机制

  1. 黄柳

来源:沈阳生态所 2020-11-22 13:34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最大的沙地之一,建设人工固沙植被是该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的重要手段,黄柳作为当地的优良乡土固沙灌木在固沙植被建设中被广泛使用。自然条件下,黄柳通常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定植;流动沙丘前移导致丘间地的黄柳被沙埋,凭借较强的沙埋适应性,黄柳在背风坡表现出较好的长势和较高的群落优势度;随流动沙丘继续前移,留在迎风坡上的黄柳逐渐发生衰退死亡(图1)。为



科尔沁沙地是中国最大的沙地之一,建设人工固沙植被是该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的重要手段,黄柳作为当地的优良乡土固沙灌木在固沙植被建设中被广泛使用。自然条件下,黄柳通常在水分条件较好的丘间低地定植;流动沙丘前移导致丘间地的黄柳被沙埋,凭借较强的沙埋适应性,黄柳在背风坡表现出较好的长势和较高的群落优势度;随流动沙丘继续前移,留在迎风坡上的黄柳逐渐发生衰退死亡(图1)。为了揭示流动沙丘迎风坡黄柳发生衰退死亡的环境驱动力和内在生理机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本单位乌兰敖都荒漠化防治研究试验站开展研究。以分别生长在丘间地、流动沙丘迎风坡和背风坡上的黄柳种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生境中的土壤水分状况,以及不同种群中黄柳植株的木质部水分传输功能等的差异。

研究表明,尽管迎风坡的土壤水分含量不低于背风坡,但是风力侵蚀导致迎风坡黄柳的部分根系暴露于空气中,降低其水分获取能力,从而增加该环境下黄柳的水分胁迫程度。根系暴露所导致的水分胁迫显着降低迎风坡黄柳植株的叶片水势、木质部水分传输效率、气穴化栓塞抵抗力和水力安全边际,使其面临较大的水力失败风险(图2)。该研究表明,根系暴露而非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导致迎风坡黄柳面临更大的干旱胁迫,是其发生衰退死亡的主要环境诱因;灌木在死亡过程中,木质部发生显着的水分传输功能障碍,是迎风坡黄柳灌丛衰退的重要生理机制。

该研究从植物水力结构角度揭示固沙灌木在水分受限与风蚀环境中发生衰退死亡的机制,研究结果可为科尔沁沙地固沙灌木植被建设与管理提供基础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以Hydraulic dysfunction due to root-exposure-initiated water stres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ortality of Salix gordejevii shrubs on the windward slopes of active sand dunes为题,发表在Plant and Soil上。沈阳生态所植物生理生态学科组特别研究助理、博士龚雪伟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郝广友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