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过多脂肪真的会让你变胖!
2018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1975年以来,全球的肥胖人数增加了两倍,如今全球有19亿成年人被认为超重,而这种状况引发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体重不足和营养不良的人数。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NHS)最大的成本负担之一就是,预计到2034年英国70%的成年人都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风险。肥胖是机体能量平衡出现的一种问题,如果一个人摄入的卡路里多于其消耗的卡路里,那么这种差异就会以身体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食物纤维能够缓解衰老导致的大脑炎症
2018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哺乳动物年龄的增长,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一类免疫细胞)会处于长期发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它们会产生能够损害认知以及运动功能的化学物质。这也是衰老过程中会出现记忆衰退以及认知功能衰退的现象。但是,根据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新研究,通过摄入膳食纤维能够达到缓解这一症状的效果。膳食纤维促进肠道中有益细菌的生长。当这些细菌消化纤维时,它们会产生短链脂肪
BMJ:遗传缺陷导致维生素D与钙摄入不足不会导致骨折
2018年9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具有维生素D水平低下,钙摄入量不足的遗传倾向人群并不会导致其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增加。他们的研究结果加温了关于维生素D作为一般人群补充剂的益处的相关争论。该研究结果还支持最近的临床试验:这些试验结果未能证明维生素D补剂对居民的有益作用。(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在这一研究中,作者首先分析
你的唾液能够让食物变得更美味?
2018年8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多数人都熟悉什么叫做“后天的味道”,当然是以比喻的形式。但是从科学角度来说:什么是“后天的味道”呢?“通过改变你的饮食习惯,你可能会改变你曾经尝过味道的食物的味道体验,”来自普渡大学的食品科学家Cordelia A.解释说。虽然我们可能经常认为唾液是帮助我们吞咽食物的东西,但它并不是简单的口腔润滑剂。(图片来源:www.sciencealert
摄入维生素C或其它补充剂真能有效减缓感冒的症状吗?
2018年8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你感冒时,或许会想到市面上很多维生素和补品,它们能够有效缓解感冒症状,帮助机体更快地恢复,减少感冒的几率;说道普通感冒(也被称为上呼吸道感染),似乎并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一些补充剂似乎只能带来很小的改善。以下是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com维生素C对于一般人而言,摄入维生素C并不能减少其感冒的次数,或者感冒
真的有负热量食物吗?看看营养学家怎么说!
2018年8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常的饮食无处不在,但摄入一些低热量的食物,比如芹菜和葡萄柚,则能够帮助我们减肥,卡路里是一种能量单位,通常用千卡来表示食物中的能量水平或含量,关于负热量食物背后的理论是,有些食物所含的卡路里(能量)含量要低于机体机体消化这些食物所需要的能量,从理论上来讲,这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但在现实中,即便是最低热量的食物所含有的热量也超过了机体分解和吸收
研究揭示麸质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宗耕课题组揭示麸质摄入与长期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麸质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 麸质是小麦、大麦和黑麦胚乳中的主要贮藏蛋白。中国人日常饮食中,所吃的“面筋”就是面粉经过反复水洗后剩余的麸质。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少量人(约1%)对麸质过敏,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并引起乳糜泻。在过去的几年中,“无麸质饮食”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受
揭示为何摄入高脂肪饮食而不会变胖
2018年8月12日/生物谷BIOON/---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想要培育出一种病态肥胖的小鼠。他们非常不幸失败了。他们从这种失败中获得的发现是非常引人关注的。相关发现发表在2018年8月10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acteal junction zippering protects against diet-induced obesity”。论文通信作者为耶鲁大学细胞与分子
The Lancet:来自18个国家超9万人8年观察性研究结果:全球人群盐分摄入状况堪忧!中国尤其严重!
2018年8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大多数国家中人群盐的摄入量已经超过了WHO指南中的限量,比如在中国等国家中,研究人员发现,高钠饮食与多种机体健康风险直接相关。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就发现,个体只有每天摄入盐分超过12.5克(不低于12.5克,大约两勺半茶匙的量)才会增加高血压和中风的风险。图片来源:com
肠道细菌有望防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美国斯坦福大学领衔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提高一种肠道细菌的水平,也许能帮助防治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体内富含拟杆菌的小鼠能有效抑制沙门氏菌。拟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包括甲酸、乙酸、丙酸在内的一系列短链脂肪酸,抗沙门氏菌效果较好的小鼠体内的丙酸含量尤其高。研究人员指出,许多短链脂肪酸能提高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