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字号”大湾研究院落户中山火炬

11月27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下称“中国检科院”)签署了《共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合作协议》。双方拟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基地建设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下称“大湾区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是国家设立的公益性检验检测检疫中央研究机构。检科院于2004年建院,现有职工1200多人,其中科

2020-11-27

草生物发布“S-三聚体”新冠候选疫苗I期积极结果

 I期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三叶草生物的“S-三聚体”重组亚单位新冠候选疫苗分别在与GSK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或Dynavax的CpG 1018加铝佐剂系统联合使用下,在150 名成年和老年受试者中诱导出强烈的中和免疫应答。三叶草生物的新冠候选疫苗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2-8摄氏度下具有长期稳定性,适合在全球范围内分发。由流行病预防

2020-12-07

NMPA发布大湾药械监管多项新措施政策解读

 为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9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制定了多项创新措施:一是在大湾区内地9市开业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

2020-11-27

研究揭示转座子在近着丝粒异染色质调控机制

异染色质是指基因组中用DAPI染色较深、相对不开放的区域。这类区域被认为是基因组中的“黑洞”。以往研究认为,异染色质的基因组通常处于沉默状态。随着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异染色质并非一直保持沉默。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细胞间期异染色质的稳定可以保证基因组结构的稳定。分裂期的异染色质,尤其是位于着丝粒区域以及近着丝粒区域的异染色质,其稳定性可帮助遗传信息在

2020-11-21

浙大恭银教授组纳米孔测序从头组装高质量麦蛾茧峰基因组

 2020年7月14日,浙江大学叶昕海博士、叶恭银教授、李飞教授和贝纳基因共同合作完成20ng超低起始量麦蛾茧峰基因组组装,这是首次使用低于100 ng的DNA完成全基因组组装。解决了个体小、样品稀有、只能获取少量DNA的物种的基因组组装的难题。贝纳基因开发的全基因组复制后基因组组装的流程,可以对ng级DNA的个体进行基因组组装。研究成果发表在预印

2020-11-19

科研人员发表近红外II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

2020-11-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星研究员团队发布首个大口黑鲈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图谱

 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研究员团队完成了大口黑鲈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和遗传解析,研究论文“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for the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provides insights into adaptation to fresh and

2020-11-11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不同生态表层土壤中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特征生物标志物萜类化合物具有指示生态系统和植被多样性的潜力。为理解和应用萜类生物标志物,需通过普查、鉴定和分析工作,明确不同生态系统中现代植物和表土中萜类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对应关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环境团队、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研究员白艳与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天然产物稳定同位素组学团队博士周友平合作,选取青藏高

2020-11-04

通过现生两栖爬行动物系演化历史揭示喜马拉雅山脉隆升过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基于对喜马拉雅地区的长期考察研究,重建该地区现生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类群的时空演化动态历史,探讨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及南亚季风发育等重要地质历史事件的假说,揭示这些事件对生物分化、迁移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Herpetological Phylogeographic Analyses Support a Mioce

2020-11-04

研究发表近红外II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