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研究发现铜能破坏高度传染性的诺罗病毒
2013年9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科学家们发现,铜及铜合金能迅速摧毁一种高度传染性病菌--诺罗病毒。 在世界范围内,诺瓦克病毒每年造成超过267万例的急性胃肠炎。因为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或疫苗,所以在暴发定时,医院病房和护理院需要昂贵的深层次清洁,产生额外的治疗费用,一旦工作人员被感染后,也会失去工作。
PNAS:细胞中高尔基体碎片的积累或和阿尔兹海默氏症的发病直接相关
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其修复细胞器高尔基体的方法,研究者发现高尔基体在所有的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脑中都会形成碎片,其或许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
The Plant Cell:胡晗华等硅藻油脂积累机制研究获进展
硅藻是藻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约占全球初级生产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整个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与多数藻类不同,硅藻同化产物主要是油或金藻多糖,其中油份以油滴状态贮存在细胞中,含量可占40~60%,因而被认为是最为合适的生物柴油原料之一。然而,目前其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PLoS Genetics:阿司匹林通过减缓突变积累对抗癌症
2013年6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阿司匹林已知与一些癌症风险降低有关,最近一项新新的研究给出了一种解释,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能减慢癌前病变组织不正常细胞中DNA突变的积累。 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是常用的药物,其成本效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Carlo Maley博士说:阿司匹林预防癌症的效果可能是通过降低突变率。
ACIE:铜催化烯烃三氟甲基化反应新进展
在有机小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CF3)官能团,能增强该分子的化学与代谢稳定性、改善其亲脂性、以及提高其与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选择性等特性。因此,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从2011年Buchwald、王剑波、刘磊和傅尧课题组首次报道铜催化烯烃直接三氟甲基化反应以来,这一方向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然而铜催化烯烃三氟甲基化反应的机理却仍不明确。
Neural Regen Res:无CD4+ CD25 + FOXP3+调节性T细胞积累的免疫方法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7月19期出版的一项关于“Immunotherapy of rat glioma without accumulation of CD4+CD25+FOXP3+ regulatory T cells”的研究显示,应用全胶质瘤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联合过继性T细胞建立了一种新的免疫方法。
原子光谱法测定中药材中的铜含量
摘要:铜是中药饮片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作用,测定其在饮片中的含量对于控制中药饮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AAS法测定铜的含量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并采用AAS法和ICP-AES法对15味中药材的19种饮片中的铜的含量作了测定,以期对中药饮片中铜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 目的通过对15味中药材19种饮片中重金属元素铜的含量测定,建立和完善中药材中铜的分析方法。
Stem Cells Devel:揭示周皮细胞促进肌肉修复及脂肪积累的分子机制
2013年5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许多疾病,如肥胖、II型糖尿病以及肌营养不良症都和肌肉的脂肪堆积直接相关,从本质上来讲,脂肪的移除可以使得肌肉更加“虚弱”以及处于退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