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重磅:从非生殖细胞中创造生命,清华大学丁胜团队开发全新化学诱导全能干细胞

生命的起点是一个细胞。无论是血液、大脑、和肝脏细胞都可以追溯回这个单细胞胚胎或受精卵。在自然界中,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然后分裂和分化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2022-06-22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欧光朔和李雪明课题组合作发现新型生物结构“纳米毛”

肠道上皮细胞微绒毛是基于微丝束组装形成的细胞膜表面突起,在物质吸收、分泌和抵御外源病原菌侵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6-15

清华大学钟毅/李乾等揭示衰老后记忆容易受到干扰的分子机制

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衰老后,我们最常抱怨的事情之一是容易忘事。心理学家认为衰老引起的记忆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

2022-05-23

Cell Res:清华大学王戈林/唐叶峰开发NAD激活剂,强效保护神经

减缓衰老,延年益寿,是许多人的愿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各项身体机能会不可避免的不断衰弱,比如肌肉力量。这不仅仅影响到个人,也给公共医疗乃至社会造成重大负担。

2022-04-28

PNAS:清华大学钟毅团队揭示遗忘机制参与记忆调控的新机制

研究揭示了Rac1-依赖的遗忘机制是情绪状态影响记忆表达的神经基础。该研究对遗忘机制是如何参与到记忆调控中提出了新的理解即遗忘是调节记忆痕迹状态的主动过程,可能是记忆灵活性与动态性的神经基础。

2022-04-10

Nature: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2022-04-09

Cell: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发现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清除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在《细胞》(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清除”。

2022-04-04

Molecular Cell :清华大学刘俊杰团队开发小型、高效CRISPR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as系统已经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各类细胞和组织的遗传或表观遗传编辑,相关技术亦被逐步用于农业育种、人类疾病治疗及生物能源生产等方面,是未来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仅有Cas9和Cas12a这两类酶能被用作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其中,常用的SpyCas9和AsCas12a蛋白分子量大,超过1300个氨基酸

2022-03-02

清华大学董忠军团队发现类似CD47的新型“别吃我”信号

 免疫系统既要行使免疫防御功能,但又要保持自身耐受,即不攻击自身。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为何不“吃掉”自体健康细胞是重要免疫学问题。目前认为决定巨噬细胞能否发挥吞噬功能主要依赖其表面的活化型“食我”受体和抑制型“别食我”受体。目前公认的巨噬细胞表面“别吃我”(Don't eat me)受体是SIRPa,它识别广泛表达的CD47,触发含有SH2结构域

2022-01-24